濮阳县厚重历史
2017-12-04
濮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礼记》中就有“桑间濮上”的记载;三皇五帝中舜帝生于濮阳,颛顼、帝喾建都于此,素有帝舜故里、颛顼遗都之称;夏时称昆吾国,春秋时因在濮水之阳,始名濮阳;卫国在此建都近四百年;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10年在濮阳。秦赢政七年置濮阳县,之后朝代更迭,曾沿用澶渊、澶水、澶州、开州等名称,民国三年复称濮阳。1987年,在县城西水坡出土了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龙型图案,轰动中外考古界,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濮阳县因此被誉为中华龙乡、华夏龙都。张氏始祖张挥、政治家商鞅、军事家吴起、贤人柳下惠、寿星徐三亭、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大商人吕不韦等都是出生在濮阳的显赫英杰。境内现有“中华第一龙”出土地西水坡、卫国都城高城遗址、见证民族融合的唐兀公碑3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明清“古十字街”成功入选第五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濮阳县还是中华张姓、柳姓的起源地,我县先后成功举办世界张氏总会第二届恳亲大会、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第十九届国际大会、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受封得姓纪念大会,每年许多来自海内外的张姓、柳姓及袁、陈、胡、王等舜帝后裔汇聚龙乡、寻根祭祖、共叙亲情。现有“国保”单位3处,即:①“中华第一龙”的出土地西水坡;②卫国都城五星高城遗址;③见证民族融合的杨什八郎唐兀公碑遗址。“省保”单位9处,即:①瑕丘遗址;②马庄遗址;③程庄遗址;④濮阳古城墙;⑤廻銮碑;⑥濮阳四牌楼及十字街民居;⑦濮阳天主教堂;⑧基督教堂与华美中学;⑨华野濮阳整军司令部旧址。“市保”单位11处,即:①八都坊;②冀鲁豫抗日救国总会旧址;③八路军驻濮阳办事处;④盐民斗争旧址;⑤恩荣坊;⑥姚家暴动旧址;⑦董汉儒墓地;⑧濮阳古城墙;⑨中原油田发现井纪念碑;⑩奇袭八公桥战役纪念地;华东野战军团以上干部军事会议旧址。另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除国保、省保、市保之外,濮阳县还有丰富的姓氏文化资源:颛顼后裔、舜帝后裔、大禹后裔、帝喾后裔有张姓、尧姓、孙姓、柳姓、夏姓等200多个姓氏源于濮阳,约占华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红色文化资源: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八公桥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华野整军故地等。全县共有94个项目被列入各级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大弦戏、大平调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10项、市级23项、县级94项。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清河头乡娄昌湖村杂技,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因其杂技艺术特色浓厚,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