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抓好、抓实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但是清镇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硬件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把发展好县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将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好县属中职学校将是抓好抓实我市中职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
一是全市经济社会及整体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及整体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国家职教本科、职教高考等职教政策的落地,“文化+技能”将成为应用型本科、职教本科的升学考核模式,中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将愈加凸显。“初中→中职→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教育将会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及家长的选择。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好自身县属中职学校,有利于我市在未来教育强市中抢占先机,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及整体教育水平发展,同时也为未来我市部分普高转型为综合型高中做好铺垫。
二是普及和巩固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中职教育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按照教育部“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相关要求,未来5年我市初中毕业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我市人口的增加,就读中职的学生人数随之上升。加之职教城大部分院校已升格为大专院校,清镇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我市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将是我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保障。
三是民生领域兜底扶贫扶智的需要。一是精准兜底招生,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9年义务教育后全部能升入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努力实现“一户一人一技能”,确保“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落到实处;二是精准兜底培训,对我市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农村技能人才培训、残疾人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复退军人培训等各类短期培训起到兜底作用,确保我市各项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实施本土技能等级鉴定,随着“技能贵州”建设的推进及“1+X”证书制度的实施,清镇职校技能鉴定中心将为县域技能培训鉴定提供兜底保障。
四是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动态清零的需要。深化“普职衔接”改革,中职学校和初中学校相衔接。针对“初中学生因厌学及学业困难,学校动员返校后留不住、学不好”这一控辍保学的痛点、难点,“普职衔接实验班”为这部分学生提前开展劳动和职业技能教育,有效实现“职教控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五是提升我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需要。根据《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年)》,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将是我省未来一段时间整体提升教育水平的主要目标之一,建设技能鉴定中心,探索“1+X”证书试点,开展“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以我市自身职校为依托,整合职教城优势资源将确保我市相关指标任务的完成。
六是立足地方实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实际开办升学类专业和就业类专业,升学类专业主要向职教城优质高职院校输送生源外,就业类专业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近三年,共计培养中职毕业生774人,其中升入高职院校深造105人,实现对口就业 622人,自主创业47人。
七是开展社区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需要。我市职校作为清镇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为清镇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支持服务,现已指导帮助我市青龙山街道办事处、巢凤街道办事处、滨湖街道办事处、站街镇等5家单位成功创建为贵阳市社区教育试点单位。
八是整合职教城资源的需要。我市自身职校在整合我市职教资源中可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中高职协同发展(“中高本”协同发展),探索“职校+院校”模式,可有效整合职教城资源。通过“普职衔接”、“普职互通”改革试点,打通“初中-中职”,“中职-普高”之间的办学壁垒,实现资源优化互通共享。
九是发展清镇职校,是当前教育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要求,到2025年,保留的县级中职学校和参与中高职“协同发展”的100所中职学校(清镇职校是其中之一),办学规模必须达到3000人以上。
为把我市县属中职学校发展好,把中职教育抓好抓实,进一步夯实职业教育发展基础,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快清镇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进度,补齐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短板,使清镇职校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