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砥砺前行跨越千亿大关 硕果累累追逐城市梦想

砥砺前行跨越千亿大关 硕果累累追逐城市梦想

2016-09-27

    过去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在上级党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三水各级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城市与产业并进的升级之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过去五年,三水为未来五年的发展夯实了基础,打开了发展空间。
  9月26-27日,三水将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将选出新一届党委,提出新的发展目标。新一届党委将以更加大的勇气和干劲,怀揣着前所未有的底气,扬帆新启航,描绘下一个五年的发展蓝图。
    

    强化党建主业意识 引领实现新跨越

  我们回顾过去五年,三水实现了历史的跨越,而这种跨越的姿态,党的领导是三水各项工作取得突破的根本保证,也是三水绘就“十三五”蓝图的底牌。

  “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就是凝聚力、就是战斗力。”三水区委相关人士说。
  正如这位人士所言,三水党委班子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政绩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今年7月,三水区西南总商会党委书记陈绍初当选为全市唯一一个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载誉而归。陈绍初拥有将近38年党龄、20年党务工作经历,始终高举党的旗帜,为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两新”领域的“双覆盖”,提升“两新”党建工作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日前,乐平镇大岗村党委桥头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于国平如往常一样,带着礼品来到村里的孤寡老人梁婆婆家,“最近身体好不好?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热闹的场面让梁婆婆笑得合不拢嘴。这些看似平常的党员微服务,却令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多了一份信赖。乐平镇相关负责人说,农村基层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党员先锋发挥模范作用。
  近几年,三水树立抓基层党建的鲜明导向,积极构建区域化大党建格局,深入开展镇街领导干部驻点联系群众工作,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持续增强,涌现出了陈绍初、李广彬、孙建国、家100产业社区等一大批党建先进人物和组织机构,为广大党员树立了榜样,为园区党建提供模板。
  三水在南、北、中部等重要板块分布着工业园区、水都基地,这些地方同时也是基层群众最集中、基层治理最薄弱的。针对这种情况,三水打造“堡垒型+服务型”党组织,强化“1+N+X”区域化大党建,以党建促进基层善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早在2014年10月,三水工业园区产业社区党工委就在“家100”产业社区服务中心里挂牌成立。今年5月底,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雅林到访三水工业园区“家100”产业社区,认为该社区“1+N+X”的区域化大党建模式结合党政资源与社会资源,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我们以产业社区党工委为龙头,把辖下的园区企业、商会、工青妇等纳入为‘N’,把镇驻点联系企业团队等资源作为‘X’,目前均取得较好的成效。”“家100”产业社区相关负责人说,产业社区以“X”个团队深入直联,强化园区专业队伍保障。
  此外,三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开展廉洁实验区建设,农村廉情预警工作得到省的肯定并推广,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今年,被称为“掌上纪委”的三水农村廉情预警平台APP上线,村民扫码下载后可用手机随时参与反腐,与其相配套的信息系统也由此在三水各镇街铺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夯实基层党建,做强党建主业。三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和决胜“十三五”的道路上将更加自信,也更加有底气。


  跨越千亿 为下一个五年打开空间


  在省委、市委的领导下,三水区委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审时度势,坚持特色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三水自身发展的路子。
  2015年,三水成功实现千亿梦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接近3000亿元,成为佛山又一个千亿经济体。
  三水的千亿,对于全市和全省而言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去年,省委书记胡春华到佛山督促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时指出,佛山要鼓足干劲,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贡献。今年,市委书记鲁毅对三水提出了高要求,三水有空间有资源,要为佛山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三水号列车”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国内经济换挡调速之际,仍不负众望,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回顾三水的千亿之路,更能深切体会到成绩来之不易。危机是考量发展模式和路径的最好尺子,关键时期的抉择,将决定发展走向。面对重重风险和挑战,三水区委在上级党委领导下,把握大势,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稳步推进转型升级与改革创新,带领三水乘风破浪。
  过去五年,三水针对产业规模偏小、经济总量落后于先发地区的短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入大项目树立榕树效应,推动产业规模、经济总量实现不断扩大。如在百威、红牛、海尔、佳明注塑机等龙头项目的引领下,食品饮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张。
  “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在以优势传统产业为支撑、新兴产业为新动力的双轮驱动下,三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接近3000亿元,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近40%,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大关。
  同时,三水深谙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一大助力和内生动力,紧握这把标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诺尔贝机器人研究院、中科院能源育成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近年接踵而至,为解决三水企业在创新上遇到的人才、资金、技术难题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今年上半年,三水一组产业数据可谓亮眼,高端制造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52.8%,其中先进制造业同比增长14.1%,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4.8%。同时,铝型材、陶瓷建材等传统行业增长明显。
  在曾经的短板第三产业上,随着云东海生态文化海岸、三水新城核心区等一批大型文旅项目、城市综合体开发,三水第三产业短板逐步补足,今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1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至35.9%。
  经济质与量双双提升,丰富多元的产业形态,持续优化的产业结构,让三水描绘“十三五”新蓝图底气十足。
  

    城市蝶变 高端供给升值理想之城
  

    产业和城市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同的产业呼唤相应的城市配套支撑,有什么样的城市就能聚集什么样的资本和人才。
  五年前,站在新发展阶段的三水,彼时的城市明显与产业发展不相匹配。三水唯有打造一个能聚资本、人才和产业的城市,才能实现城产人互融的目标。
  2012年,借助市委、市政府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东风”,三水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升级,全面打造宜业宜居的“理想之城”,打开了三水城市空间和产业空间
  据统计,在2012-2014年的三年城市升级行动中,三水共完成80个升级项目,投入约115.4亿元,撬动社会资金300多亿元。其中,市下达9大任务26个项目,市统筹3大项目,而三水又主动加码,增加项目54个。
  如今,“城市新核”——三水新城一批骨干道路建成通车,成功实现与西南城区互联互通,城市框架格局进一步拓展,北江新区日趋成熟,乐平镇“一路一河一基地”、南山镇“山、水、湖、游”新型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形成了三大板块错位特色协同发展的城市新格局。
  以三水新城、北江新区为引领,中心城区不再局限在原有的旧城区,南中北三大板块以中心为先导,带动两翼提速发展,几年间迅速打开了三水的城市格局。更为全面的城市格局,为三水城产互动提供了更广阔的载体,带动产业格局进一步打开。
  绿色发展塑造出城市魅力,扩容提质提高了城市格局,产城互动提升了区域价值,以人为本增强了市民获得感。
  随着水庭、三江水韵、凤凰公园、龙坡公园等一批“绿城飞花”绿化景观项目盛大开放,三水的城市面貌更加秀美; 通过深化“禅南三”合作,启动三水花都“广佛同城化合作示范区”共建,三水构建起轨道交通、高速路网、城市道路内联外通的立体化交通体系; 实行精细化城市管理后,三水的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重大文化节日活动精彩纷呈,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在前不久的城市升级巡查中,市委书记鲁毅对三水城市升级工作高度评价,称赞三水的城市升级有特色,走在了全市五区前列。
  丰硕的城市升级成果,让曾经“城不城、乡不乡”的三水上演了“逆袭”好戏。
  

    包容共享 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纵观三水这几年的发展,每一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坚定不移地落在了改善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上来。
  承兴大道是白坭镇5条村的进村必经路,因为路窄车多,给当地的村民出行、农副产品运输带来极大不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这一信息反馈到白坭镇,后来入选三水区民生微实事项目,仅用一个月时间,一条5.5米的道路拓宽改造完成。中社村党支部书记邓广杭说,群众的期盼变为现实,凝聚的是5条村1000多村民的民心。
  这是三水“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改革的一个缩影。2014年8月,三水启动“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改革,着力解决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资金效益高、社会反应好的项目,至今累计已实施390多个项目,投入资金总计达6600多万,项目覆盖三水所有村委会、社区,数十万群众受惠。
  加上早在2008年便实施的“民生十件实事”工程,三水在社保、保障房建设、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从较为宏观的层面搭起民生建设和服务的框架,从群众投票送选项目这一接地气的相对微观层面落实民生实事。
  “强劲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民生福祉,群众能切实共享成果的发展,才是有效发展,才是科学发展。”三水区区长陈英文表示。
  十二次党代会以来,三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深入推进法治三水建设,较好地解决了迳口华侨农场危房改造、北江以西片区村村通自来水等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构建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卓有成效。
  为让群众共享公平优质的教育,近五年来,三水全区教育总投入达到76.74亿元,师资力量得到壮大,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同时新建、扩建学校(幼儿园)31所,全力引进优质民办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更加完善的教育布局让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向全区覆盖。
  数据显示,从2012年-2015年,三水区对大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多。2015年三水区居人民满意政府指数全市第一位。这些数据,直接体现了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不断增强。
  五年磨一剑,今年,三水先后出台《三水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规划》、《三水区关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 等一系列关乎民生大事的改革,涵盖教育、医疗、文化、公园等方面,决心开拓民生事业新局面。
  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三水执政者的为民情怀一以贯之。未来五年,相信三水新一届党委还将继续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创新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打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全能赛”,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向三水市民交上一份更加漂亮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