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职成动态 > 从一场祠堂里的长者联欢,看三水推动基层善治的根基与走心

从一场祠堂里的长者联欢,看三水推动基层善治的根基与走心

2023-05-23

5月20日,三水区白坭镇祠巷村的陈氏大宗祠迎来了一场为长者而设的聚餐活动,为这个谐音为“我爱你”的日子增加了几分孝善元素和温馨气氛。

在陈氏大宗祠内的惠民服务活动。

这场小小的聚餐活动在当地小有名气,当地每个月举办三次长者联欢活动,祠堂变成聚人心、暖人心的乐园,更变成基层善治的前沿阵地。

“每月固定日子,大家都到陈氏大宗祠去。”本次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祠堂,是岭南地区追终慎远、维系一个族群的精神纽带,更是三水大力开展“祠堂+”建设,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的一池活水。

“活”起来的祠堂变成了连心桥

5月20日,白坭镇祠巷村陈氏大宗祠如往常一样热闹——每月10日、20日以及当月最后一天,当地都会在祠堂里举办长者联欢活动。

“每次都有至少60-70人参加,热闹得很呢。”活动发起人之一、白坭陈氏大宗祠书画协会会长陈玉祥说,这样的联欢会已经持续举办多年,村中长者对“一月三聚”十分拥护,村民对这个活动也十分支持,有人出钱出力,甚至忙前忙后的“打下手”;到了聚餐那天,则是大伙儿有说有笑,看似普通的聚餐,却将整村人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其实,长者聚餐是祠巷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产物。据悉,该村在陈氏大宗祠开展村民议事等活动,最终达成共识,统筹乡贤力量关心关爱村中长者,并为他们搭建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最终促成了这个“一月三聚”的活动。

如今,这个活动还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各界齐齐参与基层治理的一道连心桥。这一次,祠巷村的长者联欢与三水区社会组织主题宣传实现“跨界联动”,内容更加多元、精彩。

在三水区民政局、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的推动下,社会组织代表、企业代表、志愿者带来了养老服务、防诈骗、反家暴、妇女权益保障法及禁毒知识等法律法规的公益宣传,西南街道北江社区放飞梦想队等社区社会组织代表还带来了精彩的舞蹈表演。

“大家一起逛公益摊、看表演、吃大餐,现场气氛欢乐而融洽。”活动相关负责人认为,“祠堂+”让祠堂活起来,还凝聚起政社村企齐齐参与基层治理的向心力。

一座祠堂撬动起基层治理大能量

陈氏大宗祠汇聚起社会善治大能量,其背后正是三水区以祠堂为载体,大力开展社会组织孵化、人才培育、活动开展、文化服务等活动的一个缩影。

在陈氏大宗祠内的惠民服务活动。

近年来,三水区把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民生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而祠堂正是推动该项工作的最大抓手。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底,三水区登记类社会组织344家,备案类社会组织309家。

祠堂+培育”模式初见成效。以白坭镇祠巷村陈氏大宗祠为例,三水区已经培育了包括龙舟、书法等13个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至今13个协会会员总数超过400人。自三水实施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服务项目,祠巷村的这13个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民生服务、行业发展、基层治理,在方方面面发光发热。

“祠堂+人才”模式硕果累累。村民陈达荣自告奋勇当起祠堂的管理员、解说员。陈玉祥统筹资源组织长者聚餐、生日会等活动,以及开展青少年周末培训班、青少年暑期夏令营培训班等。如今陈氏大宗祠拥有由书法爱好者、名家组成的导师团队共23人。

“祠堂+服务”形式多元多彩。以祠堂为阵地,平均每年开展各类活动50场次,如当地的夏令营书画培训班,已经连续举办12年。每年暑假,有近100名青少年在此享受这一服务。

“祠堂+文化”激发源源活力。如今,萃文书社,白坭义门书院等社区社会组织纷纷进驻陈氏大宗祠,祠堂文化、乡贤文化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精神纽带,为推动优质文化供给向农村基层延伸注入长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