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师宗 > 家乡的故事

家乡的故事

2017-12-14

    师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岳阳楼长联作者窦垿、咸丰皇帝老师何桂珍等历史名人的家乡,素有“帝师故里”、“楹联之乡”的美誉。

窦  垿

    窦垿(1804-1865),字子玷,又字子州,号兰泉,云南师宗人。出生于号称“父子为边将,祖孙领解元”的师宗淑基窦氏,为清代滇东望族。按族谱,竹基窦氏的祖先可溯源至五代后晋时期窦禹钧(《三字经》上的窦燕山),窦燕山生有五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获得功名,号称五子登科,五代时期著名的长乐老冯道曾赞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燕山窦氏自明朝入滇,一世祖窦兴有十个儿子,均为武将,为保卫边疆立下显赫战功,在沙场战死3人,只剩下7人,7个儿子均受皇封,世称“七雄冠世”,以后窦氏后人因此具萌武荫。现竹基窦氏宗祠又称五龙福禄堂,上悬“燕山派衍”匾为民国云南都督唐继尧所题,据当地窦姓老人说,匾的上方左右两个圆圈内分别由两条龙组成福、禄两字,中间一个圆圈有一龙口含元宝,寓意窦氏五龙衍生窦门,成就“五桂流芳”。

    有清一代,窦氏修文偃武,成就一段祖孙两解元的佳话。窦垿祖父窦晟,为乾隆癸酉科(1753年)云南选拔,戊子科会试(1768年)解元,曾任山西洪洞县知县;父窦欲峻为乾隆己酉科(1789年)云南选拔,历任湖北和安徽,有青天之誉。窦垿受祖父影响,少怀壮志,发奋攻经世之学,22岁中道光乙酉科(1825年)解元,4年后中道光己丑科(1829年)进士,授吏部主事,曾问学于大学士倭仁、曾国藩、顾南雅等一代宗师,其流传后世影响较大的作品有:《示儿录》、《续小学铢寸录》、《四余录》、《游艺录》等,统名《晚闻斋稿》。

    

    窦垿为人正直,耀升江西道监察御史时,钦差办理云南团课,每与时任云南总督的吴振械意见相左,吴上疏奏弹劾窦垿:“专虐种民,贼杀不辜,座起斗哄,奉职无状”,旋即窦垿罢官,此后几经沉浮。四十七岁时,大学士穆彰擅权专政,与协办大学士琦善结党营私,排斥林则徐等,向外屈辱求和;同时,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矛盾日愈激化,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半个中国,窦垿深感“内忧”无穷,“外患”重重,自觉无力补缀天地,虽有旋转乾坤之力,去无着力处,遂愤然辞官,回归故里,途径岳阳,终有名联传世: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史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泪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联由道州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写,悬挂岳阳楼上。后人把杜诗、范记、孟诗、窦联、何书合称为"五绝"。联中,窦垿或多或少有着和杜甫、滕子京、范仲淹等一样的感伤,认为杜甫身负奇才,不能为世所用,只能椽书诗史;滕子京长于治世,却因谗被贬;范仲淹忧乐以天下为指南,庆历新政却也不得推行;而吕洞宾醉后黄粱高卧,不能兼济天下,唯有独善其身才能超脱物外。寄情山水之间,登楼而望,洞庭湖湖光涌聚,长(扬子)江奔涌东去,巴陵山雄峙万方,岳阳城威镇荆南,经过许多沧海桑田,却依然或潴、或流、或峙、或镇。比起大自然看不出的缓慢变化,朝代的兴替、个人的得失多么渺小,与苏东坡“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异曲同工。

何桂珍

    何桂珍(1817-1855),字丹畦,号丹溪,谥“文贞”。云南师宗人,清朝将领。道光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年甫冠,乞假归娶。散馆授编修,督贵州学政。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入直上书房,授孚郡王读。文宗在潜邸,即受知。桂珍乡试出倭仁门,与唐鉴、曾国藩为师友,学以宋儒为宗。主要作品有《何文贞公遗书》六卷,《续理学正宗》四卷,《训蒙千字文》一卷,《大学衍义刍言》和《六松山房制义》四卷等。及文宗即位,以所撰《大学衍义刍言》奏进,优诏嘉纳。数上疏论时政得失,言琦善、牛鉴偾军之将,不宜任兵事。


    咸丰三年,出为福建兴泉永道。巡防大臣贾桢等奏请开缺,留京随办城守事宜。四年,畿辅解严,授安徽徽宁池太广道。安庆久陷,巡抚福济驻庐州之店埠。桂珍所治在江南,阻於贼,遂留江北。檄募勇从征,饷无所出,久之,得二百人,至霍山,号召乡团,增为三千人,激以忠义,破捻匪李兆受於霍城,追击至麻埠,进逼流波疃;檄商城、固始乡团截其北,金寨练勇拒其东,自率所部遏其西,兆受大惧,与其党马超江等同降,解散胁从万计,民欢呼载道,馈糗粮不绝。福济令桂珍援庐江,檄至,城已陷,驰救不及,劾罢职。是年,曾国藩破贼田家镇,进围九江,桂珍通牒言战状,国藩以闻。袁甲三军临淮,欲资桂珍兵西与楚师会,至蕲水而九江军失利,武昌再陷。国藩入江西,文报不相闻。桂珍乃提孤-战潜、霍间。

    五年春,克蕲水、英山,歼贼首田金爵。和春上其功,予六品顶戴,留驻英山。自桂珍受事,至是八阅月,仅支饷银三百两。民团相从者踵至,益以李兆受降众,饿不得食,五月,师遂溃。

    兆受之降也,桂珍请福济羁以官,不听,不能无觖望。未几,马超江被杀,兆受乞拘仇,弗获,则大恚,议为超江0,设位受吊,捻党大集。於是安徽、河南皆以兆受复叛入告,兆受诣桂珍自陈,抚慰之,稍定。会福济密书嘱先发绝其患,书由驿递,为兆受所得,谓桂珍卖己。十月,阳置酒,伏兵英山小南门外,桂珍遂遇害,左右四十馀人皆从死。事闻,依道员阵亡例赐恤,赠光禄寺卿,予云骑尉世职。同治初,江南平,曾国藩疏言桂珍率乡团剿贼,饥饿艰难,历人间未有之苦,机事不密,为叛人所戕,天下冤之。诏晋世职为骑都尉,予谥文贞,建祠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