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农业科技示范的带头人

农业科技示范的带头人

2017-04-15



农业科技示范的带头人

 

——水地乡东新井村科技示户 张士民

 

张士民同志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现为松山区水地乡东新井村五组村民组长,今年46岁,全家5口人,承包地25亩。在回乡务农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通过收听广播讲座,出外参观学习,参加科技培训班,购买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图书等办法,认真学习农业科技实用增产技术。在自己的承包地里进行多项农业科技实用技术试验示范,成功后再推广给当地广大农户,为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次受到当地政府和上级农业科技部门的表扬,深受当地农民的一致好评,被当地农民称为科技示范、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张士民同志坚信在农村也能大有作为,也能同其它人一样走上致富之路。经过细心的调查研究,要想尽快脱贫致富,就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先进的生产实用技术,走农牧结合之路。

通过选举,张士民同志被选为村民组长,面对全组耕地全为旱地,农民广种薄收,种植作物多、乱、杂,产量较低的生产实际,他在乡村两级政府的帮助下,争取到了一期农业开发项目,回到家里,他走访各户,宣传农业开发的好处。抓住机遇,率先在全组实施了一期农业开发项目,使全村的耕地一下变成了水浇地。种植作物由多个杂粮品种变为全部种植玉米。在此基础上,先后进行了秋施肥、引进高产密植玉米品种、大垄双行栽培、机械播种等农业实用技术的示范。普及率达到100%,使全组的粮食单产由过去不足500斤达到了1000多斤,粮食产量翻了一番。

张士民同志深深的意识到农民光靠种地,虽然产量较高,但粮食价格较低,农民致富步伐缓慢等实际,要想尽快脱贫致富,就得进行粮食转化,为此率先在全组进行了自繁自育养猪生产,进行粮食转化,增加收益,走农牧结合之路,使全家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在他的带领下,目前全组80%的农户发展养殖业,养殖业已成为全组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他根据全组种植玉米的实际,积极争取到玉米粮饲兼用补贴项目,本着为养而种的原则,积极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郑单958等品种,在他的带动下,全组农民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总面积达到2500多亩,使全组玉米种植品种更新换代一次,全组人均增加收入80元,玉米亩产量较前三年年平均亩产量增加100多公斤。秋季区农机部门举办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现场会,张士民同志通过现场参观,认为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深松、留茬等技术措施,具有保水抗旱的特点,适合在家乡推广应用,积极与区农机部门联系在全组推广这一技术,面积达到2500亩,通过此项目的实施,使广大农民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水地乡承担了农业部玉米栽培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张士民同志被选为科技示范户,所在组为重点项目区,项目区内安排科技示范户20户。张士民同志为确保此项工程落到实处,取得效果,在示范户中安排了科技示范田200多亩,通过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栽培、测土配方、化学除草等新技术,从种到收,组织科技示范户按技术程序进行。在农业部、自治区农业厅、赤峰市农业局等上级部门的检查指导中,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在领导检查指导时,张士民同志动情的说:科技入户一家富不算富,全组富才能走上致富路,技术员教给我的我就示范给其它农民看“。通过张士民同志辐射带动的农户,在农业生产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收成。

张士民同志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带头应用科学技术的精神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肯定。区乡两级科技部门都愿意将项目安排给他。仅近几年,张士民同志示范推广的项目就有十多项,特别是推广的玉米粮饲兼用良种补贴项目、保护性耕作项目、玉米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先后代表松山区迎接并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和自治区农业厅的检查验收,项目的实施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老百姓都说:“有张士民这样的村民组长示范带动,什么样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我们都能承担,我们致富奔小康还愁啥”。

辛勤的劳动,得到了实在的收获,由于张士民同志的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到目前为止,全组80%的农户成为农牧结合户,人均粮食总量1万斤,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2005年张士民一家总收入达到47500元,粮食单产达到1900斤以上。养殖育肥猪规模存栏达到40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

实在的收获,更坚定了张士民同志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心和决心。现在他正以饱满的热情,继续在应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道路上努力奋斗着。

IMG_20150624_165653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图片1

 

 

 

 

 

 

 

 

 

 

 

 

生猪科技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