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时隔两年,台山培英职校师生再获国家发明专利

时隔两年,台山培英职校师生再获国家发明专利

2019-09-25



       台山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余思强、陈春贤、黎景林老师指导电子专业陈海都、周伟瑜、陈俊明、李晓鑫4名学生发明“一种调幅定频接收系统”,师生团队近日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据余思强老师介绍,该项发明是针对目前广电部门采用的调幅(AM)广播制式易受干扰、接收困难的现状而设计制作的全新概念的广播接收系统,在测试中,其极限接收性能大幅度超越索尼、根德等世界知名厂家生产的常规接收机。


        在长达一年多的开发周期里,培英师生团队共设计了20多种单元电路,并将这些电路进行反复比较、筛选、组合,最后确定用环天线接收信号,经前段适配器处理后,通过馈线送入接收机。


       该项发明的设计思路及创新点主要有:第一,采用固定频点接收方案,围绕这一频点设置专门的信号处理单元,对频点进行深度优化,克服传统接收机频带宽、顾此失彼的缺点。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其他频点,通过切换开关来选择频道。第二,天线为外置可移动的环天线,非传统接收机常用的内置固定式的磁性天性,可大幅度降低干扰信号的影响。第三,收窄天线及接收机的带宽,采用现代高性能的元器件,尽力减少带外噪声及电路的本底噪声。第四,从单元电路的设计、筛选、整合,到电路板的布局、制版,全部自主完成,有利于将接收系统的性能提升至极限,避免因采用市售模块而造成的性能瓶颈。



        他们在项目研究报告书中写道:大量的试验工作,占据了一年来我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有些单元电路,单独测试时性能良好,但到总装阶段,与其他电路组合在一起时就不稳定了。整个制作周期其实就是设计→安装→调试→验证→失败→推倒重来的反复,这样的过程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就如混频部分,从最初的SBL-3到NE602、到传统的三极管混频,转了一个大圈后,又回到了当初的SBL-3。总之,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取得最好的性能,每半点的提升都得付出很大的代价。


       一年多来,我们已记不清有多少次的挑灯夜战,有多少次的苦苦思索、茶饭不思,有多少次的失败、失望以致绝望,我们只数得清,这个项目积累下来的一大堆测试电路,以及项目组网盘上的那1600多份的技术文档。付出了这么多,收获也不少,我们认为值得。




       天道酬勤,台山培英职校师生继2017年开发“危险区域的闯入预警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后再获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