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公布,台山一项目入选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公布,台山一项目入选

2022-05-07


  2022年4月22日,“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名单公布,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其中。


微信图片_20220426144829.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是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旨在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海上丝绸之路与台山

  台山海域是中国古代航海航线的重要区段,也是面向东南亚的“放洋之地”,水下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台山川岛是珠江口外的一处重要的地理屏障,为古代东西洋航路的要冲,也是番舶来往的必经之地。中西方的文献均有对其的记载,早在宋代的《萍洲可谈》就有“广州自小海至溽州七百里……过溽州则沧溟矣。”的记载。此后成书于16-17世纪的《两种海道真经》更是记载了经过川岛的航海线路有九条之多。西方的《莫雷拉航海书》及《航行志》中记载经过川岛的航海线路也有六条之多


微信图片_20220426144843.jpg

宋 朱彧《萍洲可谈》中的记载

(图源:台山市博物馆)


  一、“南海I号”发现,凸显川岛海丝航线

  自古作为进出珠江口要地的川岛海域,水下自然有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南海I号”就是它重要的一个瑰宝。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要寻找两条沉没于广东省台山市与阳江市交界的海域的东印度公司沉船。然而打捞船的抓斗机,却意外地触到一条满载宋朝瓷器的沉船, 打捞出200 多件沉船遗物。“南海I号”自此出现在世人视野之中。


微信图片_20220426144846.jpg

“南海I号”沉船出水点

(图源:台山市博物馆)


  1989 年11月, 经国务院批准组成了由时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为队长,时任日本水中考古学研究所所长田边昭三为副队长的“中国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对其进行首次水下调查,并确定了“南海Ⅰ号”为这条古沉船的名字以及沉船的大致方位。

  2001年4月,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南海Ⅰ号”沉船调查队, 在香港“中国水下考古探索协会”的资助和参与下, 对“南海Ⅰ号”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确定了“南海Ⅰ号”的准确位置。同年10月,对“南海Ⅰ号”再做探摸, 基本明确了沉船的埋藏状况。


微信图片_20220426144850.jpg

 “南海I号”沉船打捞现场

(图源:网络)


  2002年3月-5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南海Ⅰ号”进行了初步发掘,除发现沉船的船体, 船舷、船舱外,还打捞出大量精美的文物, 其中陶瓷约4000 件,此外还有漆器、石制品、铁器、铜器、银锭及大量的铜钱。

  2007年在多次水下考古工作基础上,以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方式,采用气囊拉移的方法将“南海I号”平稳移入专门为之建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2013年启动对其保护发掘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426144853.jpg

 2015年底暴露的沉船基本轮廓及各船舱货物

(图源: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南海I号”的发现,使得实物与文献得到对照,明确了台山川岛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地位。

  二、以点带面,推动考古工作更进一步

  “南海I号”的发现及出水,使大家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川岛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之丰富。故此,2015年至2019年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多次对上下川岛海域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并对上川岛与海外贸易及中西文化交流相关的陆地遗址、遗迹做了调查和勘探。


微信图片_20220426144856.jpg

 乌猪洲一号沉船遗址2号铁炮

(图源:2016年上下川岛水下考古调查队)


  数次的调查、勘探,成果颇丰。在2016年,就再次发现了川岛海域有乌猪洲一号沉船遗址泥湾水下遗存,进一步印证了川岛海域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而陆上遗址、遗迹方面,除了发现了上川岛沙堤打铁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外,还对上川岛大洲湾遗址新地村天主堂遗址进行了勘探、试掘。大洲湾遗址实证了上川岛是明代中期中葡贸易的重要据点;而上川岛新地村天主堂遗址则为探讨天主教来华传教活动与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参考。


微信图片_20220426144859.jpg

 2016年大洲湾遗址考古现场

(图源: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海丝节点,申遗工作再起航

  多次的考古工作,使得台山海上丝绸之路节点的地位得到实证。从地方到省再到国家,对这片水域及土地越发重视。

  2015年12月,“南海Ⅰ号”沉船出水点的“南海Ⅰ号”水下文物保护区被公布为广东省第一批水下文物保护区,水下文物保护工作由台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

  2016年,大洲湾遗址、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推荐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的首批申遗遗产点。而“南海I号”水下文物保护区及上川岛新地村天主堂遗址则作为关联点入选。


微信图片_20220426144902.jpg

现大洲湾遗址

(图源:台山市博物馆)


  2017年12月,“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及大洲湾考古遗址公园”被列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公园包含广海片区、上川岛片区及部分周边海域。

  2021年,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江门市博物馆、台山市博物馆协助的联合考古队对广海卫城城墙进行了两期考古勘探,基本摸清了广海卫城的城市布局及相关的附属设施、明确了广海卫城城墙的建造方式及年代等。为将来台山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下了翔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