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在城镇化建设中提高失地农民实用技能培训的研究

在城镇化建设中提高失地农民实用技能培训的研究

2019-08-28


  一、实验的背景与意义

 (一)、实验的背景

  武清区上马台镇总面积59.12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1.8万人,随着我国 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平房改造工程的实施,开发区规模的增大,造成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就以我镇为例,在镇域内就有天津市汽车产业园,著名的忠旺铝业,并且我镇还是著名的台资企业聚集地。企业大量的用工需求和我镇存在大批失地又失业农民的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提高这些失地农民的实用技能与再就业的能力自然就成了乡镇成校的头等大事,我们必须承担起失地农民实用技能的培训任务。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企业坐落在我镇,而我镇还有这么多的村民失业,究其原因:1、实用技能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突击性,缺乏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无序培训,没有充分调动农民实用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2、在转变农民传统择业观念上工作力度不够,3、培训教学方式陈旧老化,照本宣科,没有很好的联系企业用工实际进行施教。

 (二)实验的意义

  1、对本镇和本地区的失地农民进行实用技能培训是我们乡镇成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乡镇成校,必须依托政府,并在政府的领导下,联合各有关部门,认真搞好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使失地农民有一技之长,能立足社会,增加家庭收入,进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2、对这些失地农民进行全方位的实用技能培训,能够促进他们再就业减轻社会负担,为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总之,搞好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是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二、实验目标:

  通过建立有效的贴近实际的培训机制,采取让失地农民乐于接受并易于接受培训方法,转变传统的择业观念,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学习实用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镇失地农民再就业,进而促进我镇经济的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三、 实验内容:

  (一)本镇失地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形势及现状的分析研究。

  (二)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抓好本镇失地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

  (三)探索、总结出本镇失地农民实用技能培训的有效方式和方法

  四、方法与措施:

 (一)分析、归纳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跟踪调查法。

 (四)调查问卷法。

  五、实验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63月————20164月

  1、建立课题研究组织领导机构。我们乡镇成校,要想搞好培训工作,必须要有镇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针对我镇失地农民的现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纳入了政府的年度工作之中,纳入政府对相关干部的考核量化指标内容。成立了以主管教育的副镇长孙义中同志为组长,以镇社会保障中心刘士伟主任,党办主任吕洪祥镇农办主任王辉镇妇联主任韩玉静、镇综合办主任袁俊旺、镇民政办主任陈炳成、总校长马长军成校校长谢振喜为成员的失地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成人学校。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负责课题的具体探索研究工作组长:谢振喜,成员:王会芬、于茂泽、马金颖、马建成、刘士伟、吕洪祥、王辉、韩玉静。

  3、做好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确立项目的研究方向。我们发放3000余份调研问卷,按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就业层次、同学习能力分别调研,有的放矢的开展研究。

 (二)实施阶段:20164月————201712

  1、通过发放3000余份调研问卷,按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就业层次、不同学习能力分别调研,有的放矢的开展研究。完成本镇实用技能教育培训形势及现状的分析研究。通过梳理总结出我镇失地农民的人口现状:失地农民总人口数为:8345人,其中(1)失地未失业为2280人占失地人口总数的28%(2)、失地失业的男性为2820占失地人口总数的34%(3)妇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为3245人,占失地人口总数的38%

  2依托政府,领导重视,充分发挥镇成校培训职能作用,创新培训模式,采取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健全经费和师资保障机制、建立管理制度机制、健全培训网络机制、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五大网络机制”。

  (1)组织保障机制。2016310日,培训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精心谋划失地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事宜。会议决定,由成校校长负责具体的培训常务工作。会议还对领导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要求各位成员各负其责,密切合作,全镇一盘棋,形成合力,为搞好培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健全经费和师资保障机制。我们建立了领导挂帅,成校校长负责,各个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培训网络,我们还聘请和组建了优质的师资队伍,因为优质的师资队伍是确保培训工作能够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为此我们聘请了电工高级技师赵国强老师,电焊工技师监考评员崔俊恒老师,叉车工技师监考评员齐贺田老师,育婴师讲师张静老师,农村经纪人讲师何东盛老师为专职培训教师,以确保培训能搞高效实用。同时为了搞好培训,我们建立了经费保障机制。镇政府投资10万元购置了叉车、电焊机、电工用品。理论课学习及实训场地使用成校教室和教育园区广场培训费用完全由政府出,不用农民花一分钱。

  (3)建立管理机制。在中期总结中我们发现凡事都要形成制度,我们把实用技能培训纳入社区教育计划,形成制度,规范化管理,保证了培训种类能够顺利开展。

  (4)健全“四位一体”培训网络机制。我们建立了镇成校、村成校、中小学校、学员四位一体的培训网络,采取网格化管理,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发动,争取让每位农民到了解到政府的惠民之举,并且还要保证每个参训学员多能取得一门实用技能,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加培训。

  (5)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定干部教师的奖励、约束办法,优化干部教师队伍;制定学员的奖励和约束机制,使其能迅速提高学习的能力。

  3、不断总结经验,做好招生工作。通过第一阶段的实验,我们在宣传、发动、招生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招生850人。其中,电工班学员100人,焊工班学员230人,叉车班学员150农村经纪人班100人,家政初级班学员270人。总结起来我们认为,在所有工作中招生工作是最关键的一步但也是最难的一步,学员招不上来何谈培训或者你招来的学员不喜欢所学的工种也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招生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组织网络机制,及以镇成校为中心,村成校、中小学校和参训学员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的宣传网络,形成环环相扣的招生网络,具体做法:一是镇成校、村成校通过广播、标语、张贴、发放招生简章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二是中小学校让每一位中小学生带回家一份明白纸和招生简章进行宣传发动三是让招到的学员再去招他熟悉的新学员,这样一点连一线,一线挂一片,效果倍增。

  (三)总结阶段:201712————20186

  在组织培训过程中,我们遇到难题有两个:一个是由于失地农民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想法和需要各不相同,因此培训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就成了必须率先解决的问题。如果培训项目选择不当,必将无人问津,培训也就失去意义,如果培训项目确定的少,也将使培训失去普遍性。第二个就是就是学员的出勤问题,大多数学员都有自己的工作。由于没有约束力,出全勤成为培训工作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如果不制定对策,那么培训效果将难以保证。

  1通过分析和研究,在总结第一阶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培训项目的设立上坚持做到“四结合

  一是结合本地企业用工需求的原则设立培训项目。我镇附近共有大小企业40家,经过调查,各企业需要电工、焊工叉车工的较多,我们便陆续开办了维修电工班、初级焊工班和焊工中级班和初级叉车司机培训班。

  二是结合失地农民的知识层次的原则设立培训项目。这些失地农民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需求各不相同,为此我们就开办了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

  三是结合农民传统的就业模式,不留培训死角。多年形成的就业模式,使他们习惯于区其他地方承包土地做养殖户,也有的和当地建筑公司去做工,为此我们还设立猪病防治培训班和手工木工培训班。

  四是结合特定人群的就业特点设立培训项目。经过统计我镇失地农民中女性、残疾人占了38%,他们虽然有的和男性一样参加了电工、焊工、叉车工、农村经纪人的培训,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敢参与培训或身体条件不允许,为此我们在总结了第一阶段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并根据劳动力市场招工的特点特别开设了家政初级班和中级班、婴幼儿护理知识培训班、学前儿童亲子教育培训班、养老护理培训班以及电焊实用技术培训班,这样就能使培训覆盖面更广。

  实践证明,这些培训项目的开发符合农村和我们本地的实际,得到了失地农民的普遍欢迎。

  2组织培训是主要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从通知学员参加培训到监管整个培训过程,再到组织考试,工作繁杂,难题很多。在组织培训过程中,我们成校干部教师,每天总是早来晚走。对不参加培训的学员每天都通知两遍以上。通过不断的努力,1350人的培训任务算是基本完成了。

  在组织培训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学员的出勤问题,大多数学员都有自己的工作有的学员只来一两天,有的学员干脆一次都不来。如果不制定对策,那么培训效果将难以保证。培训领导小组立即召开会议,分析培训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找出病因,制定对策。总结起来就是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认真落实《教师职责》。《教师职责》中不但规定了教师的责任,还明确规定教师负责记录学员的出勤情况,每天上午签到点名,下午签到点名对学不会的学员要及时跟踪教学,确保每一名学员都达到合格水平。

  二是坚持严格实行学员考勤制度。我们制定《学员守则》,对出全勤的学员给予表扬,对不出勤的学员及时通知,如果再不出勤就采取取消其培训资格的手段,实践证明,这也是提高出勤率最有效的方法。

  三是坚持校企联动培训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我们定期组织学员到镇域内的企业参观学习,身临其境感受所学技能的用途,比如我们组织学员去我镇《天津市裕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和《天津市金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去参观,学员们感触很深,他们所学的焊工和电工还有叉车工的技能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工种,所以他们实习时也格外认真,通过这种实地的实习和观摩带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主动性,使培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是坚持择优推荐就业的优惠政策,凡是按照规定出全勤,认真培训的学员享受免费推荐工作的待遇。成绩突出的优秀学员我们将向企业进行特别推荐。

  实践证明,上述种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切实提高了培训效果,它是搞好培训工作的法宝。

  3培训成果。

 (1)培训总数。截止到20185月,培训手工木工中级班50人,培训电工中级班学员100人,培训电焊工初级班150中级班80,培训叉车工初级班150人,培训农村经纪人100人,家政初级班270人,家政中级班150人,猪病防治培训班50人,学前儿童亲子教育培训班100人,婴幼儿护理知识培训班50人,养老护理培训班50人,电焊实用技术培训班50人,总计培训1350人。

  (2)在培训合格的学员,很快被本镇的企业录用,如我镇的金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一次性从我们的焊工班学员中录用了50人,不但促进了培训工作,而且为合格学员再就业找到了出路也起到了宣传带动作用。我们也主动和本镇及周边地区的企业进行联系,把学员的信息提供给他们,为学员推荐工作。据统计,截止到20185月底,参加培训的学员已有1320多人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再就业率达到了98%以上。

  (3)通过培训,失地农民不但学到了知识和技术,而且获得了国家机关颁发的技术等级证书,能持证上岗,为企业输送了大批有技能的合格人才,促进了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4)典型人事。通过组织培训,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技术熟练的技能人才。电工班学员赵士奎,在学电工之前自己家里开着一个五金店电料的门脸的,通过电工培训,使他掌握了有实用价值的电工知识,他很快扩大了业务范围,除鱼坑的增氧机、排水机外,还承接大型养殖场的电气设备的安装、修理、维护的业务。他越干越红火,年收入达到50万元。农村经纪人学员郝宝同自己有1000余亩的养鱼坑,参加培训后,自己实现了自产自销,降低了成本,并且带动乡亲们致富,树立了威信,被乡亲们推选为村委员;电工学员杜宝富,学习成绩优异,被我镇台资企业《百里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聘为终身维修电工;电焊学员鲁德志,原来是企业的车间主任,由于技能精通,管理到位,我镇台资企业《百里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聘为副总经理;电工班学员杨秀彪孙建江两名学员通过工培训参加了2017年九月举办的首届“通武廊职业技能大赛”,杨秀彪取得了电工组决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孙建江获得了决赛优秀奖的好成绩,杨秀彪晋升为技师,并且获得了一万元的奖励基金,同时享受每月2000元的人才奖励,连续享受三年。家政学员张静参加“通武廊大赛”荣获养老护理专业三等奖,他们的事迹被《武清电视台》和《天津日报武清资讯》分别报道,引发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广大失地农民学习实用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空前高涨。

  我镇成校的电焊工中级班作为武清区首届中级培训班,也被武清区电视台作为典型采访报道。镇成校的培训工作也多次收到领导的表扬,20181月镇成校被评为武清区成人教育先进集体。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通过这一阶段的不断摸索,我们在实验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充分发挥镇成校培训职能作用,总结出一套适合农村失地农民实用技能培训有效模式。

  1、建立“五大网络机制”。即采取采取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健全经费和师资保障机制、建立管理制度机制、健全培训网络机制、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五大网络机制”。确保每个环节衔接有序。

  2、培训项目设立上遵循“四个结合”的原则,即:一是坚持结合本地企业用工需求的原则设立培训项目。二是坚持结合失地农民的知识层次的原则设立培训项目。三是结合农民传统的就业模式,不留培训死角。四是坚持结合特定人群的就业特点设立培训项目。

  3、在培训过程中做到“四个坚持”的原则。即:一是坚持认真落实《教师职责》。二是坚持严格实行学员考勤制度。 三是坚持校企联动四是坚持择优推荐就业的优惠政策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探索出更加切合我镇工作实际的培训模式,更好的为我镇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