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新密 > 历史文化名城——新密

历史文化名城——新密

2017-12-19

  新密市位于河南省会郑州西南,中原腹地,我国二阶台地向三级台地过渡的边缘地带,西高东低,三面环山,北有浮戏山山川锦绣,南有具茨山风光旖旎,中部丘陵绵亘,沟谷纵横,东部坦衍开阔,溱洧二水东流,襟带左右,风光秀美。新密悠久的历史,印证着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漫漫步履,灿烂的文化,见证着绵绵不断的华夏文明的生生不息。

  一、新密市远古历史文化——华夏文明起源

  “我们是哪里人,我们从哪里来?”中国人从来都没有停止对“根”的探问。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华夏子孙的期盼。新密市山不高,水不大,河不深。远古时期,植被茂密,气候温和,河水丰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溱洧大地成为华夏文明的起点。

  (一)旧石器时代遗址——灵崖山天爷洞

  天爷洞位于新密市城南10公里,平陌镇龙泉村与超化镇莪沟村交界处的灵崖山上。康熙三十四年版《密县志》载:“灵崖洞在密县超化西南五华里处,洞在半崖,深不可测。山上有溶洞七十二个,洞洞相连,纵横相通,各有特名;山势巍峨,松柏苍郁,怪石嶙峋,石穴玲珑,庙宇依山势而建,井井有序。”下临洧河,下河可捕鱼,上山可采集,悬崖峭壁可躲虎豹虫狼,为古人居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洞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原始人头骨化石。经专家鉴定,五万年至三万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天爷洞山青水秀,风景独好,黄帝在此修炼、拜天祭祖而闻名遐迩。

  (二)旧石器到新石器文化过渡带——李家沟

  李家沟遗址位于新密市岳村镇李家沟村西椿板河东岸台地上,低山丘陵区。李家沟遗址发现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的特殊时段,是中原地区发现的首个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遗址,有10000年前的旧石器文化地层,有9000至10000年间的“李家沟文化”地层,还有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三层连续叠压,非常罕见,填补了中原地区从裴李岗文化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间的空白。代表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个关键转型,从多个角度揭示了中原地区史前先人从流动性较强、以狩猎大型食草类动物为主要对象的旧石器时代,逐渐过渡到具有相对稳定的栖居形态的新石器时代的演化历程。在早期的地层中发现的两枚陶片,将中原地区制陶技术向前推到了距今10000年前。

  (三)新石器第一阶段——莪沟裴李岗文化遗址

  超化莪沟遗址的发现早于新郑裴李岗文化。1978年在超化镇莪沟北岗挖掘发现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表明,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了十分发达的农耕文明。这里有完整的村落房屋遗址,出土有磨制得十分精致的石磨盘、石磨棒,说明这里已经进入了以锄耕为主、狩猎和采集为辅的原始文明时期,开始使用加工过的粮食。这里出土有全国唯一的陶猪、陶纺轮,说明那时,人们就已开始饲养猪等家畜,掌握了纺织技术。陶纺轮说明桑蚕文化已经起步,溱洧流域可以称得上中国乃至世界蚕桑文明的源头。发掘的当时全国唯一的男女合葬墓,说明了当时有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四)遗落民间的始祖——伏羲女娲故里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三皇之世即伏羲、女娲、神农时代。所处时代正是人类刚刚由穴居野处进入农耕文明的时代,也就是人类文明由蒙昧进入野蛮时代的第一阶段,是新石器时代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被称为裴李岗文化阶段。新密与伏羲有什么关系呢?“密”字本身就是对伏羲的纪念。“密”分开解,就是“宓”“山”,古代“宓”“伏”相通,密山即伏羲山。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振犁先生多次回新密考察后,撰文题辞,“浮戏本是伏羲山,华夏始祖此为源。”伏羲、女娲、神农被人们尊奉为天皇、地皇、人皇。浮戏山中有三座封号很高的山,它们是天皇山、地皇山、人皇山。天皇山位于尖山乡钟沟村,地皇山在尖山最东端的荥密边界上,又叫小顶山、香炉山,人皇山在巩义市境内。在浮戏山周围古代就有补国、戏国、密国,他们都是伏羲后裔建的方国。

  在牛店镇打虎亭村有一个自然村叫娘娘庙村,庙宇规模大而完整,有30多间房子,庙内塑女娲娘娘像,一手炼石,一手补天,一幅英勇无畏的女英雄形象。

  牛店镇娘娘庙西不远的绥水河道上,古代补国城池巍然屹立,它周长有400多米,高有近20米。“补”是今天的简化字,繁体字是“補”,在汉代以前念“伏”音,与“伏”是通用字,专家推断,补城是伏羲时代的王城。在补国城城墙夯土中,从裴李岗文化至仰韶文化,一直到龙山文化的陶片都有,而以仰韶前期最为集中。补国到炎帝曾被讨伐,春秋时被郑武公所灭。

  来集镇中部的浮山,当地叫娘娘庙岭,岭上有伏羲女娲祠,庙祀伏羲女娲。庙内的伏羲女娲是以夫妻身份并坐,这在全国都是唯一的。这里的传说与尖山浮戏山的传说基本一致,而且山名也基本相同,说明,浮山与浮戏山应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新密境内还有很多伏羲女娲的传说:如天皇山躲避洪水、开阳山磨盘沟滚磨成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等。浮戏山中的田种湾、桑树湾、老蚕坡等地名,都与伏羲教民种植和饲养天蚕有关。

  2008年1月2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新密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并决定在新密建立“中国羲皇文化保护基地”,就是对新密远古文明重要地位的认证。

  二、新密市上古历史文化——黄帝文化之乡

  《史记,五帝本纪》中把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时期称为五帝时期,黄帝为五帝之首。黄帝被海内外中华儿女视为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文化遗迹主要分布在中原,中原黄帝文化遗迹主要集中在新密、新郑、禹州、灵宝等地。

  新密的黄帝文化遗迹主要集中在白寨、大隗、苟堂、刘寨、曲梁等乡镇,其中以刘寨镇、曲梁镇最为典型。

  (一)新密白寨镇——黄帝招兵屯粮地

  新密白寨镇很多地名来自于黄帝。据说黄帝岭是黄帝招兵买马,讨伐蚩尤的出征地,摩旗山黄帝在此插旗招兵,屯粮凹是黄帝屯粮的地方,议事台是黄帝与大臣议事的地方,弹唱沟(又名黄帝乐院)是黄帝娱乐的后院。

  (二)新密大隗、苟堂——黄帝求贤访道处

  战国时代《庄子》中曾记载了“黄帝见大隗于具茨”的神话故事。具茨山是中国历史上与黄帝有关的历史最久的一座山。大隗镇,应是新密历史最长的一个地名,其地名渊源是黄帝见大隗于具茨。大隗镇观寨村有个修德观,据碑刻记载是黄帝在此修德,并向广成子问道的地方,具茨山新密与禹州交界处有逍遥观,据载为广成子所居道观。《史记》载,“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在新密与新郑交界,具茨山的最高峰,就是风后顶。在苟堂有大鸿山,山上现在仍遗留有古时垒砌的城垣,还有花园坡(黄帝御花园)、东华门、西华门等四门(四门以均华命名,城应叫华城,莫非中华之称自黄帝始),还有擂鼓台、黄帝避暑洞、黄帝拴马石、黄帝女儿梳妆楼等黄帝时期遗留下来的地名以及传说故事。

  (三)刘寨镇——黄帝练兵讲武遗迹

  新密黄帝宫是黄帝立宫建殿,讲武练兵,发明风后八阵图的地方。黄帝宫原名叫云岩宫,其创不知何年代,因唐代军事家独孤及在此写下《风后八阵图记》而出名。黄帝宫最有价值的是《风后八阵图碑记》,这幢唐人撰写,元代重刻,“文革”丢失,开发重现,历经风雨的碑刻是黄帝宫历史的最好见证,是黄帝宫的镇宫之宝。该碑记载了黄帝在此研创八阵兵法,打败蚩尤的故事,并记述了后世军事战争皆师从黄帝八阵兵法。黄帝宫因为河流交汇,沟谷纵横,地势隐蔽,还有天然溶洞可以住人,为黄帝选中,立宫建殿,修寨栅,作为运筹帷幄、练兵守卫的军事大本营。在三座寨栅上,考古专家曾挖出仰韶时代的陶片和龙山时代的灰坑,与黄帝时代相对应。

  古人描绘黄帝宫的诗词有很多,其中以钱青简的诗最妙,“战罢蚩尤犒旅徒,云岩深涧葬兵符。千秋永罢干戈事,蔓草寒烟锁阵图。”满怀深情地记述了黄帝平罢蚩尤,希望万世太平、建设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

  如今的黄帝宫,山环水绕,碧波红船,绿树如云,风光旖旎,是新密境内山水人文俱佳的好去处。黄帝宫周围的许多村庄都与黄帝练兵讲武有关。传说养马庄是黄帝养马的地方,草场岗是黄帝练兵马的地方,仓王庄是黄帝屯放粮草的地方,黄路坡是黄帝返回黄帝宫时路过的山寨,马骥岭是黄帝驯养军马的地方,力牧台(又名台岗)是黄帝拜力牧为将的拜将台,桑园是嫘祖养蚕的桑园,老虎圈是黄帝驯养老虎的地方,讲武山黄帝经常讲武练兵的场所。

  (四)轩辕丘----黄帝建都遗址

  《史记》记载,“黄帝居于轩辕之丘。”2000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经考古发掘,发现新密曲梁大樊庄村古城寨城址是仰韶至龙山文化城址。2003年中国古都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论证认为,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证实黄帝古都轩辕丘就在新密溱洧流域,古城寨城址就是黄帝所居轩辕丘。其规模之大,城墙保存之完好在我国同期之古城遗址中独一无二,其在探索我国早期文明发展史与中国都城史上具有独特的重大意义。中华文明是从这里起步的。

  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马世之先生多年研究认为,古城寨城址到帝喾时期为祝融氏之墟——祝融之族的都城,祝融之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

  在新密、禹州、新郑三县市中,有关黄帝活动的遗址、遗迹、地名、传说等共有60多处,其中新密46处,以新密为最多,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新密是中原黄帝文化的核心区。新密号称“黄帝文化之乡”当之无愧。

  (五)岐伯山——岐黄文化遗址

  新密市内有着大量岐伯、黄帝活动的遗迹。在新密市苟堂镇大鸿山东北侧方沟村与槐树岭交界处对面有座小山叫岐伯山。岐伯山海拔473米,岐伯山西南大鸿山,东南风后山,东北大隗镇,北临讲武山,西北空洞山,山上有岐伯庙、岐伯泉、岐伯墓,山下有岐伯养老湾。该山位于华北植物区系与中华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植物群落多样,境内有常绿针形阔叶林,灌生和草丛5个植被类型,森林覆盖率为75%,药材林较多。当地研究者统计,岐伯山共有植物药170余种,动物药5种,矿物药2种。岐伯在新密、禹州、新郑一带具茨山(即大隗山)上长期活动,留下很多足迹,后人在很多地方建立庙宇祭祀供奉他。岐伯山上还有许多有关岐伯的遗迹,如民国《禹县志•山志》记载:“东北三里孤峰起,高入云表,曰风后顶,水经所谓大隗山也……北壁悬崖为黄帝避暑洞,其西山腰峰迥处为南崖宫,祀黄帝、岐伯、雷公。”相传岐伯去世后,当地百姓感念他的功德,建庙祭祀供奉他,敬他为药王,因此岐伯庙也称之为药王庙,为新密历史上第一个药王。岐伯墓位于岐伯山上,坟冢高大,群峰相环,东西有河,坟东50米是台子地,为历代请戏班唱戏之地,有说是为纪念岐伯,有说是为还愿。直到文革后期,戏台被平整为耕地。岐伯山东延有岐伯泉,相传是岐伯采药栽种、浇药所留。泉水四季清冽甘甜,雨水再大也不会溢出,天气再干旱也不会枯涸,何时喝泉水都不会腹泻。直至今日村里人还是喝岐伯泉水。另外在张家庄老庄前,炭窑坡之上,一连三个土场,相传因岐伯在此晾晒和挑拣中药而得名。

  三、新密市上古历史文化——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

  (一)夏代早期都城——刘寨新砦遗址

  2002年到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郑州市考古研究所合作,在新密市刘寨镇新寨村发掘出一座面积逾100万平方米、拥有内外三重城壕的大型建筑,被确定为夏代早期的大型城址。城址内不仅发现了宗庙性质的大型建筑,还发现有加工骨器的手工作坊区,出土的遗物不但数量众多,做工精细,而且规格很高,反映出新砦城址的重要性质。经碳14测定,新寨遗址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与夏启继位及迁都时间相吻合,而且新寨遗址与夏禹的都城阳城(今登封市)距离很近。关于启的新都城在何处一事,《穆天子传》卷五中提到:“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台之丘,以观夏启之所居”。著名古文字学家丁山先生将《水经注》与其他文献综合考证,得出黄台之丘即新密市刘寨镇的黄台冈,黄台冈不远的新砦城址即夏启之居。

  中华文明的基础是是华夏文明,其中心是中原,中原文明的中心是以嵩山为中心的地域。嵩山最早曾有华名,《尔雅·释山》亦说:“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华国就位于嵩山南麓,山南水北谓之阳,故曰华阳。又著名考古学家唐兰在他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微》中说,“华、地名……。在河南省密县,西为嵩山,是夏族旧居,所以华即夏,中华民族起于此。”夏就是夏朝,中心在新密、登封。新密正处于中原地区历史所记的华夏之核心,新密毫无疑问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

  (二)华夏郐氏、会氏寻根问祖地——古郐国

  郐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郐,又写作会、桧等,它的基本地域在双洎河中上游新密登封。《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南,居溱洧之间。祝融氏名黎,其后八姓,唯坛姓桧者处其地焉。”《水经注》:“增(溱)水出郐城西北鸡络坞下,洧水东南经城南郐地。居溱洧之间,二水合流,故以会名国。桧者,假借字耳。”省社科院研究员马世之先生说:“郐与祝融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文献记载,郐城就建在祝融之墟。”

  郐大约在夏代的时候就正式立国,商封祝融之孙会人后裔为国,以会人之名命国名,故名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杜预注:“古郐国,在密县(隋朝以前,密县治所在大隗镇)东北。”周武王灭商纣后,继续将祝融的后代封到郐,成了东方为数不多的大国。郐国于春秋之时周平王二年被郑武公所灭。郐国被郑国吞并后,其君的后代中有人就用原国名“郐”作为自己的姓氏,称郐氏;也有人因失国而去掉“邑”偏旁,用“会”字作为姓氏,称会氏。

  西周到春秋之时密县分别属郐国和密国。密县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面地势平坦,境内诸多河流除圣水峪之水外,均汇集于洧水向东流去,地形似堂屋,朝向东方。为此,一九九〇年密县县志办和密县地名办经省内专家论证,以“密县,古密国,《尔雅》:‘山如堂者密’,因以为名”。确定为密县名称的由来。古密国属西周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后被周宣王所灭,古城邑在大隗镇。《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密县,古密国也,亦郐国之地。”现残存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城墙一段,城墙遗址现长约60米、高约4米,俗称擂鼓台,台高约七米,顶平,面积约150平方米。

  (三)古郑文化——溱洧之交

  郑国在西周时封在陕西华县,在西周将亡之际,郑氏先祖郑桓公以其雄才大略,于公元前779年打败郐国,并将原来的密国故城更名为新密邑,将家小迁到溱洧之交曲梁镇古城寨,史书记载“主芣隗而食溱洧”,在此建立了新的郑国,郐国、华国、补国以及补国的属邑丹、柔等国和虢国都归属于郑国。郑国经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郑昭公四代共125年时间,到郑庄公时对外称霸诸侯,形成了“郑庄小霸”局面,开创了春秋争霸的新的历史阶段。郑文公时,因交流寨一带“土狭而险,”“山居谷汲,”不适合日益发展的郑国。就在此东部二十余里的开阔地带建一新都城——今郑韩故城。因不分季节加紧筑城,招来以齐桓公为首的诸国的讨伐。《左传》:“诸侯伐郑,围新密,以郑不时城也。”当时诸国讨伐的目标定在新密邑,即今之大隗镇。”

  现新密曲梁镇交流寨存古郑城遗址,曲梁镇大樊庄王岗村存郑庄公冢、报恩寺遗址、京都城隍庙遗址,曲梁镇五虎庙村东头存郑昭公冢、西头存郑庄公母亲武姜氏墓。平陌镇杨台村有“娘子台”,据传说是郑庄公望母台。曲梁镇岗牛村有黄泉自然组,这个黄泉可能与黄泉见母故事有关。

  郑国的蒸蒸日上和郐国的日趋没落在《诗经》中记述得十分生动。《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共收录诗歌305首。其中收录《郑风》21首、《郐风》4首。在《郑风》中,郑国男女对爱情的歌唱成为郑风的主调,再配以缠绵华丽的乐曲,被后世称为“靡靡之音”。开中国爱情诗的先河。其中《溱洧》、《褰裳》《子衿》等诗现编选入中小学教材,广为传吟。

  (四)千年烽燧——魏长城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有长城,经阳武到密”,“阳武”指今河南原阳县东南;“密”指今河南省新密市;“长城”指黄河北原阳经郑州西郊到新密一线,系魏国(战国时期齐、楚、燕、秦、赵、魏、韩七雄之一)为防秦国入侵所建,长100余公里。现存魏长城北起香炉山(荥阳市、新密市交界处),中经蜡烛山、沙口、凤门口、五岭,南止茶庵村北,全长5.8公里,墙基宽2.5米。最高处高2.5米,依山盘旋,青石垒砌,林峦秀异,气势巍峨,箭楼、烽火台、营盘等防御设施完好。建在魏长城之上的“镇远炮台”,为清咸丰十年即1860年所建,方形,青石质地,铁汁灌缝,高约10米,长、宽各5米,内分两层,层层有炮眼。也是珍贵的历史见证。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7月28日,新密魏长城成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韩国灭郑后,拥有新密。在韩国公叔和公子几瑟争位时,楚国曾乘机占据了新密之地,新密隶属楚国十余年时间。从春秋战国到灭亡,一直沿用“新密”这个地名。

  四、新密市中古文化----从秦汉到明清

  (一)秦置密县

  秦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在全国设立三十六郡。郡下辖县,随设密县,属颍川郡。

  (二)汉县令卓茂

  汉袭秦制仍置密县,属河南郡,治在大隗。《前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密。”颜师古曰:“故国,有大隗山。”《汉书》中记载密县县令卓茂,以德治密,使密县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蝗不入境的盛景。

  (三)王莽撵刘秀

  西汉末年,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南阳豪强地主刘秀参与了绿林军,成为主要将领,公元15年,刘秀在取得昆阳大捷后,北上途中在新密与王莽军作战。从茍堂、平陌、牛店、尖山到白寨,留下大量王莽撵刘秀的传说,如常十冢、报恩寺、鸡鸣冢等都是当时遗迹。

  (四)打虎亭汉墓

  东汉初年,密县人侯霸,曾任湖北随县县令,抓捕盗贼,安抚百姓,深得人民爱戴,后被光武帝刘秀召入朝廷,任大司农之职。

  候霸的父亲候渊,西汉末年曾任大常侍,据考证死后葬在密县,密县打虎亭汉墓,就是大常侍墓,民间传为“常十冢”。经发掘,此汉墓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画像石墓和壁画墓,刻画精细,用笔繁复,艺术精湛,壁画长度和壁画的丰富性为国内罕见。其中庖厨图反映了2000年前我国人民制作豆腐制作的情景;宾客宴饮图中反映了2000年前的相朴,是日本相朴的源头,深受日本人崇拜。同期密县汉墓众多,在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汉画像砖,古人把画像刻到泥上,烧成砖,砌在墓中,把生前的生活带到地下来,反映了2000年前人们的生活画卷,画像砖数量巨大,画像题材丰富,是研究汉文化的艺术宝库。

  (五)大隗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古代先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在中国造纸重镇——新密市大隗镇纸坊村的“蔡仙庙”里,供奉着造纸术的祖师爷、发明者东汉蔡伦。相传东汉初年,在朝中作大司徒的密县人侯霸的后人从蔡伦处学得手工造纸技艺,回到家乡将此技艺传给大隗镇的侯姓后人。手工造纸由此在大隗镇的洧水两岸兴盛起来,宋金时期,大隗镇已是闻名遐迩的手工造纸制作中心。鼎盛时期,这里有手工造纸作坊2000多处,“陷具”5000多具,从业人员20000余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解放后,大隗镇发展起了现代化造纸企业100余家,被誉为“中国造纸第一镇”。如今的大隗镇,仅剩下黄保灵一家作坊还固守着原始造纸工艺。新密手工造纸的原料一般选当地盛产的枸树皮、桑树皮,与机制纸相比,手工造纸具有柔软、吸水性强、耐拉力强等特点。曾用于中央日报的印刷。目前,黄保灵所制作的手工纸称作麻纸,全部销往外地,都是专门订购的。2009年6月份,濒临灭绝的新密手工造纸技术,以“麻纸制作技艺”被列入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佛教净土超化寺

  超化镇因超化寺而得名,超化寺建于东汉桓帝年间(公元147年),兴于北魏,盛于唐代,已有2000年历史。公元528—534年,中国佛教大师昙鸾(梁武帝称之为“神鸾”),曾在超化寺担任维那一职,他在译经过程中,对艰深晦涩的印度佛教经典进行中国化改造,与中国固有的儒家、道家学说揉合一起,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开创了外来佛教中国化的新局面,创立了佛教净土法门,使超化寺成为中国净土宗祖廷。后来超化寺得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于隋开皇元年(581年)建成真身舍利塔。一直到明末清初,超化寺都繁盛无比。有上中下三寺,规模最大时,方圆二十里,僧众2000余。如今超化寺仅存下寺,已归少林寺开发管理。程颢、黄庭坚、元好问、阮汉闻、袁宏道等都曾到超化游历,留下了千古名篇。

  (七)五虎上将庙

  三国时期,刘备与其五虎上将曾在密县东部防御曹操,在曲梁镇五虎庙村建有五虎庙以纪其事。后人将刘备等人的战事与古城寨联想起来,写成刘备古城起义一节。

  (八)魏晋遗迹梁祝冢

  在大隗镇桃园村,有一个座高大的墓冢,梁山伯祝英台合葬墓。据说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在此同窗共读,二人产生爱情,但由于封建家庭束缚,有情人不能成眷属,誓死追求爱情,死后,被葬在这里。大隗镇桃园村现存有梁祝读书的夷山学洞、梁祝合葬墓、马文才墓、为祭祀梁祝而修建的张固寺等。千百年来,梁朱(传说,“朱”姓由“祝”姓改来)两姓在此共居一村。

  (九)密县县衙博物馆

  密县县址一直在大隗,隋朝大业十二年县址遭遇百年不遇的水灾。当年县令把县城迁到古法桥堡城,也就是现在老城。古城城墙高三丈、周围九里十三步,东西南北设四门四关,东西三里,南北二里,城内关外古迹建筑多处。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朝代更迭,屡建屡毁,屡毁屡建,但始终保持着中轴线的建筑传统和内城外墙的防御系统,历经1300多年,今天仍然能够看到古代密县城的概貌。

  新密古县衙坐落在老城中心北部,处于旧时商业区和官宦人家的住宅区内,周边旧时街道格局犹在,建筑多为古朴典雅的民房,具有典型的中原传统建筑风格,多为明清时期所建。老城县衙一带包括县衙、城隍庙、法海寺、文庙,还有西关关帝庙、东关火神庙,规模比较完备,古建筑保存基本完好,以县衙为中心的古代文化蔚为可观。

  河南省新密市老城县衙,始建于隋,毁于元,明朝重建,距今1400年,曾经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虽经岁月沧桑,新密市古代县衙古貌犹存,占地20亩,古建筑巍巍壮观,在中轴线上建有钟鼓楼、照壁、大门、仪门、戒石坊、牧爱堂(大堂)、三銮殿(二堂)、三堂、大仙楼等,仪门左侧有监狱,各种历史遗存达1000多处,成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县衙,是研究明清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尤其是中原一带,仅剩密县尚有完备的县衙。县衙从隋朝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其历史之长在中国历史可称为中国第一衙。

  城隍庙也是老城的著名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四年,几经兴废,现保存建筑为明清风格。法海寺,位于老城区十字街西路北侧,坐北朝南,创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寺名为宋真宗所赐。

  另外,城区还有火神庙,其位于老城南门外,又称炎帝庙。《密县志》记载:在南门外,明末经乱,被毁。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知县李芝兰重建。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知县衷鲲化重修,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续修。现存山门一座,与钟鼓楼结为一体。山门为歇山顶建筑,周围有砖雕龙、凤、麒麟等浮雕图案。庙内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内供奉炎帝神像。庙内现存古碑八通,嵌于东院内,均为明清重修碑刻。

  (十)窦建德英雄末路

  隋末唐初,农民起义蜂涌而起,李世民东出潼关围困隋旧将自称“郑王”的王世充盘踞的洛阳。山东起义军窦建德为对抗李世民,起兵千里进发中原,占汴梁、原阳、管城,进抵荥密,在虎牢关对李世民形成对阵。李世民亲率骑兵以奇计破窦建德阵,窦大败后,逃入荥密山中,后被李世民捕获,解往洛阳处死。密县尖山袁庄有教练坑、敬德石、窦建德葬盔甲井、牛口、捉坡、石棺、窦建德祠、窦王冢(在姜沟村)等遗迹。

  (十一)香山庙敬白居易

  唐朝中后期,出生在新郑郭宅村的大诗人白居易晚年曾在洛阳做河南府尹,由于崇信佛教,与嵩山高僧经常往来,听说密县有露天煤矿,就来视察,发现以煤冶陶,可以提高炉温,提高陶器质量,就从外地请来技师,教民冶陶。民感其功德,把平陌香浒山改称香山,建香山庙供奉大诗人神位。

  (十二)梁祝的文化传说

  梁祝的传说故事和戏剧故事,是中国的“罗米欧与朱丽叶”,中国民间最早的爱情故事,在全国的许多地方都有流传及不同的戏剧演出。因为民间文学的研究者最早是从浙江等地的越剧《祝英台与梁山伯》入手研究,所以许多人都把这些民间的传说起源说城是浙江。然而,据统计梁祝的传说在山东、河北、河南、甘肃等地都有,按照两晋南北朝时期外族入侵,北方文化南迁的记载,也不应该排除这一流传全国的故事有从北方流传至南方的可能。按现已知的统计,“梁祝的版本”在全国计17种之多,却还没有包括新密市的这一处生动的故事和遗迹。

  过去在旧社会,新密即密县等地,就有豫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场戏在这里久演不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男女,渴望婚姻自由的愿望。戏曲有《上学》、《蓝桥结拜》、《十八相送》、《哭坟》、《化蝶》几场,完整地记录了《梁祝》的动人情节和故事。内容为两晋南北朝时期,密县大隗镇东部有一个祝家庄,相距数里有一个梁家庄。梁家庄有一个公子叫梁山伯,祝家庄有一个员外无子只有一女,叫祝英台。祝英台聪明可爱,员外让其女扮男妆,到夷山私塾上学,和梁山伯是同窗。二人在上学路上十分友好,在过河的蓝桥结拜为兄弟。祝英台暗暗对梁山伯爱慕在心,多次以各种暗喻表达心迹,无奈梁山伯没有怀疑其为女儿身。三年学满,一次梁山伯去访祝英台,才看到她女儿打扮,二人才暗许心愿,互诉衷肠,十八里相送,私订终身。祝英台叮嘱梁山伯早日让家里备礼提亲。梁家贫寒,一时备不起彩礼,未及时托媒。祝父谦贫爱富,在得知女儿的心思后,急忙把女儿许配给了马家村的马文才。得知英台另聘他人,梁山伯得下相思病,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病故,悲愤不已,在马家亲迎到家里,红衣内穿上素妆,要求亲吊梁山伯,在坟上哭的死去活来,感动了神灵,一时雷雨大作,坟头突然裂开,祝英台飞身跳入坟中,冢土又突然合在一起。雨过天晴,从坟头上飞出一对黄色的大蝴蝶,双双飞去。

  梁祝的故事版本虽多,在新密的流传则更为完整。在大隗镇东,杨河与洧水交汇处,有一个河屯村,梁祝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交汇处的三角地带,有一座土山叫“夷山”,土山崖上,有五孔土窑洞,据说是私塾的旧址,叫“学垌”。“学垌”东河上,架有一座桥,取名为蓝桥,是“蓝桥相会”的地方。过了桥向东上坡到岗上,距蓝桥二里,有一巨大的、两头高中间底的土冢,就是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合葬墓,墓上常有成双的黄蝴蝶。坟的北部一百多米,又有马文才的墓。河屯向北,有朱家庄、梁家庄,再向北15里有马庄。据老人传说,朱家庄就是族人因为祝英台私许梁山伯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把祝姓换成了朱姓。马文才则是因英台跳坟,也气死在地上,被埋在了离此不远的地方,留下了这一个久传不息,越传越远的动人故事。

  (十三)密县瓷窑千古迷

  据《新唐书·地理志》和《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密县瓷窑是唐开元年间的贡瓷产地。遗址地处南北走向的菜园沟河两岸,瓷片以白釉为主,黑釉和黄釉次之,珍珠地划花与三彩次之,青釉最少。特别是双带柄流壶为典型唐代器物;传世的珍珠地刻花瓷器,其中一件鹦鹉纹瓷枕作为国宝,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白釉平底洗残片,都刻有简单葵瓣纹,但由此开创了白釉划花、刻花装饰的先河,导致了划花、刻花装饰的发展。

  五代后期,传说赵匡胤曾在密县活动,因他报复密县窑工,致密县瓷窑业中断。密县瓷窑有头无尾,而禹州钧瓷有尾无头,留下千古之谜。同时,在密县牛店西部有多个以“窑”命名的村庄,如柴窑、慎窑、石匠窑等,研究者称,柴窑可能就是周世宗柴荣的皇家窑场。

  (十四)古代音乐活化石——超化吹歌

  超化吹歌源于近4000年前商周时期的宫廷音乐。吹奏乐和打击乐相组合。明朝景泰年间,一位祖籍密县的翰林告老还乡后,前往超化寺参拜,将吹歌传授给僧人。清朝初年又由超化寺的僧人传给当地百姓,从此流传民间。超化吹歌以管子为主奏乐器,辅以笙、笛、萧、韵鼓、大铙、碰铃等乐器,堪称我国古代的交响乐。所用乐器管子、十八笛星均系祖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十八笛笙,音优美、清脆、洪亮,在同类乐器中实瞩罕见。演奏风格质朴、明快、高雅,常服务于节庆、娱乐,不参与婚丧嫁娶。曲牌有30余首,在演奏过程中以组曲形式任意反复,形成一种独特演奏风格。超化吹歌最“古老”之处在于其记谱方法是沿用古代的“工尺谱”,就是古音乐中的“宫商角征羽”。超化吹歌留传下来的30多种曲牌,多采用“工尺谱”的记谱方法。这不同于西洋的五线谱,也不同于现代中国常用的简谱,这是我国现存十分稀少的记谱方法,因此,超化吹歌又被音乐界专家称为“古代音乐活化石”。2006年11月份,超化吹歌被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2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五)溱洧婚俗文化

  婚俗制度是我国传统礼教制度十分重要的内容,它借婚姻礼制约定俗成的一系列形式,承载了中华民族进行传统的孝义、道德教育的深厚内涵。

  溱洧婚俗,以新密溱洧流域为主,还包含了登封的一部分,新郑的大部分,和许昌、尉氏、鄢陵、扶沟的部分地区。新密位于中岳嵩山东麓,处于溱洧文化的中心。2009年,新密溱洧婚俗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时,人们以黄昏为吉时。“婿曰婚,女曰姻。婿以昏时来迎,女则因之而去,故曰‘婚姻’”。人类的婚姻之道古已有之,在母系社会时期,多是以走婚的形式出现,也有女娶男的现象。进入父系社会,则构成了“婚姻”。汉民族的婚姻制度形成较早,早在伏羲时代,即有男女嫁娶的礼仪,以俪皮为礼。俪皮就是两张鹿皮,有成双之意,配偶之象征。古今称夫妇为“伉俪”,即为其源。

  自周代开始,礼乐婚姻制度完备,有六仪之繁。郑樵《通志·略》曰:“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夏氏亲迎於庭,殷迎於堂,周制限男女之岁,定婚姻之时,亲迎於户,六礼之仪始备。(一曰纳采、二曰问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徵、五曰清期、六曰亲迎。)”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多是以周礼为依据,婚俗礼仪,就是周代六礼之仪延续下来的。

  六礼之仪,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以来所形成的婚姻礼俗,通过六礼之仪,它启示人生走过了童年的历程,在步入成年,转折之期,所要经历的十分隆重的仪式。这些仪式,在不断地告诉新人,从此就要负起生活的重担,开始步入新的历程;它在告诉人们,人生路程的艰辛,生活的一切都来之不易,必须勤劳努力,才能取得幸福;它在告诫人们,我们得来的一切,都是做为人这个群体,在长者、尊者的集体努力下,才会不断进步,因此孝道、团结、互相帮助才是我们的礼仪之道。其对人们的教育作用,寓婚姻六礼之仪得以体现。

  六礼之仪,一曰纳采。即“媒人提亲,应允议婚姻后,男备礼求婚姻。”古代纳采用雁,意为鸿雁传书之意。二曰问名,也就是“宾执雁,请问名。”“问名者,将请卜吉凶。”也就是双方大致同意议婚姻后,男方备礼、备雁,请问女方名姓,生辰八字,找算卜之人占卜吉凶,以探婚姻能否长久,属于什么样的婚姻,可不可行。三曰纲吉,“纳卜於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四曰纳徵,“徵成也,使使者纳布帛以成婚礼。”“纳徵、玄纁、束帛、俪皮。”“皮马以庭实,加以谷。”这是婚姻基本确定的阶段性仪式,也叫定婚礼。五曰清期,“纳徵之后,择期持雁,以告之。”“清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徵礼。”这是决定婚期的仪式,相当于现在的“下书”。六曰亲迎:顾名思义,“新婿亲至女家迎娶”谓之亲迎。亲迎是最后的仪式,极为繁缛,极为隆重。

  溱洧婚俗和“六礼之仪”基本相同,只不过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某些细节有一些特殊的特征罢了。纳采是“六礼之仪”之首,而这里有所简化,即“提婚”而已,不再用雁,不备重礼。“问名”在现在,变为二部分,叫“打听”和“传契”。“纳吉”现在叫“合八字”,不再问卜,由算卦先生按“周易”的发展,推算其相生相克,决定吉凶。“纳徵”,现在叫“定婚礼”、“换表记”,隆重的彩礼,这时要全部兑现,礼仪郑重,以示决定,过去男女并不见面,“换表记”是民国以来的发展。“请期”,是“择好”和“送好”的统一,又叫“下书”,女方接书之后,便要准备嫁妆,打发客了。“亲迎”,现在叫“大娶”,是非常隆重的六礼仪式之一,礼艺繁缛,内涵丰富,意蕴深长,从“上坟”“安神”始,直到“回门”“叫客”至,这才算走完了人生六礼的婚姻仪式,完成了人生极为重要的转折。

  (十六)李自成兵临密县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李自成起义军转战河南,曾三次来到密县,藏军溱洧,转战登密,并在最后一次攻下密县城,任命了一个县令叫冷英,兼管登封。这也是密县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李自成兵临密县,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故事。

  (十七)新密文人钱九韶

  钱九韶(公元1731-1796年),号南淳,字太和,超化镇河西村人。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恩贡生,是当时名闻中州的诗人。早年写的《芦花)诗,被人交口称赞,一举成名,声震京师。由于他善写芦花,人们就送他雅号,“钱芦花”,海内以诗为名者,皆知密县有个“钱芦花”。他的诗作被选入《清诗铎》、《中州诗征》、《中州艺文录》;其生平事迹详载于《文苑传》。

  (十八)高等小学堂成立

  咸丰三十年,县按诏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学制四年。毕业奖励,最优等为方廪生,优等为增生,中等为附生,下等发回原籍为佾生。三十一年,改各保义塾为初级小学堂,共26处。是年,县设立师范传习所(附设于高等小学校内)。乡会试及科考停止。自清初至是年,全县共考得进士14名,其中文11名,武3名,考取举人124名。三十二年四月,密县设劝学所。

  四、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民国元年),知县姚晟年继任密县知事,沿清制。县衙改为知事公署。1913年2月,改官立高等小学堂为县立高等小学校,堂长改称校长,毕业奖励废止。1931年9月,密县一高成立,初名“密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