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市地处金州腹地,滇、黔、桂三省结合部。全市国土面积1785平方公里,辖10镇1乡4个街道,151个村(居、社区),总人口54万。境内有汉、布依、苗、彝、回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22%。
区位凸显、交通便捷。西邻320国道、309省道、313省道,关岭至兴仁、兴仁至安龙两条高等级公路及晴隆至兴义、惠水至兴仁两条高速公路在县城交汇,正在规划的贵阳至兴义铁路穿境而过并将在兴仁设置站点。县城距贵阳260公里、距兴义机场50公里、距顶效火车站42公里、距贞丰白层港56公里、距南北盘江水运码头70公里,与周边县(市)形成半小时经济圈。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县境春秋时属牂牁国、战国、秦、汉属夜郎国。清乾隆19年(公元1754年)设新城巡检司,宣统2年(公元1910年)设新城自治公所,1912年置新城县,1914年北洋政府取《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定名兴仁县。建国初期为兴义地区专署所在地。清道光贡生张国华在其竹枝词中如此描述:“家家儿女纺棉纱,民聚川湖俗尚华;竟日机房歌满唱,疏灯茶馆话生涯”。历史上的兴仁,由于商贸发达,被誉为“商城”。
气候优越,适宜人居。县境位于东经104°54′至105°34′,北纬25°16′至25°47′之间,平均海拔1253米,属于低纬度高原性北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5.2℃,无霜期281天,日照1564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生态良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与阿联酋迪拜等著名旅游城市处于同一纬度,是最适宜人居的地方之一。
景观优美,文化多彩。自然景观优美、壮观,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主要有“高原塞外”放马坪高山草原、气势磅礴的马堡树瀑布群、“百里青龙”三道沟万亩竹海、波光粼粼的东湖湿地公园、青柳婆娑的马金河、风情浓郁的鲤鱼苗寨、小桥流水的绿荫河、奇特的喀斯特地质溶洞群大硝洞、湖光山色的打鱼凼等。以苗族刺绣、苗族板凳舞、苗族古歌、“八月八”苗族风情节、苗族“跳花节”、布依铜鼓、布依小打音乐、“二月二”布依铜鼓文化节、布依“火箭节”、彝族阿妹且朵、“彝族火把节”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交融发展,内容丰富。人文景观主要有闻名遐迩的三家寨道堂、富含历史底蕴的交乐汉墓群、历史悠久的马乃兵营遗址等。
资源富集,前景广阔。全县森林覆盖率45.05%,耕地面积52.3万亩,农作物产品达649种,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薏仁米、茶叶、油菜、烟草、砂仁、荸荠、猕猴桃、辣椒等。其中,薏仁米种植面积达3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薏仁米种植区和集散地。金属和非金属矿产21种,煤炭资源探明储量超过21.5亿吨,远景储量超过45亿吨,是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黄金远景储量超过100吨,是贵州第一块工业黄金产地。
兴仁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2.47亿元,同比增长13.9%。人均GDP达31707元。工业增加值完成32.05亿元,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57亿元,同比增长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5亿元,同比增长12.9%。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数达74.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45亿元,同比增长5%。税收收入完成15.65亿元,同比增长1.4%。存贷款余额增长速度达36.25%。经济发展群众满意度为8.7,在县域第一方阵22个县(市)经济发展综合测评中排第18位,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接续奋斗,先后获“中国薏仁米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长寿之乡”等多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