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修水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2018-10-17

【概况】 商代属艾侯国,立都于今渣津镇龙岗坪。春秋战国为艾邑域地,先后属吴、越、楚。秦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设艾县,属豫章郡。新莽时改治瀚,东汉光武时复名艾县。中平时设西平县,治今全丰镇。建安四年(199年),设西安县,治今宁州镇黄田里;艾、西平、西安三县并存。西晋太康元年(280年),西安县改为豫章县。东晋时艾、西平、西安三县同属江州。南朝陈永定三年(559年),西安县境设豫宁郡,辖艾县、西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艾县、西平、西安县,并入建昌县,治今永修县艾城,属洪都总管府。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复设西平县。武后长安四年(704年),设武宁县,辖今武宁、修水、铜鼓三县,治武宁县甘罗村。贞元三年(787年),西平县废。十六年(800年),分武宁县西高、崇、奉、武、仁、西、安、泰八乡设分宁县,辖今修水、铜鼓二县,治常洲亥市(今义宁镇),属洪州。北宋初分宁县更名宁县。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宁县升为义宁军。隆兴元年(1163年),复为分宁县,属隆兴府。元大德五年(1301年),升分宁县为宁州,属龙兴路。明洪武初年宁州改为宁县,弘治十六年(1503年),复宁州,属南昌府。清沿明制,嘉庆六年(1801年),改为义宁州。宣统二年(1910年),析上崇乡、上武乡设铜鼓抚民厅,由义宁州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义宁州改名为义宁县。二年(1913年),废铜鼓厅设县,从义宁县析出;三年(1914年)3月,为避广西义宁县同名改称修水县,隶属省辖,同年改属浔阳道。十五年(1926年)道废,直隶省辖。二十一年(1932年)全省设13个行政区,属第二行政区,专署驻武宁;二十四年(1935年)全省设8个行政区,属第一行政区,专署驻武宁;三十一年(1942年)全省设9个行政区,属第二行政区,专署驻宜春。1928-1934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湘鄂赣边区建立苏维埃政权修铜宜奉县、修武崇通县、修通县、修铜县、平修铜县、修武通县,隶属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管辖。

1949年6月县境解放,7月成立修水县人民政府,属袁州专区;9月划归九江专区,11月设10个区182个乡,1956年5月调整区划,设10个区94个乡镇,1958年8月撤乡设社,设5个区44个人民公社,1966年5月设8个区1个镇52个公社, 1968年4月属九江地区,1983年7月至今属九江市管辖。1984年6月政社分开,设8个区1个镇52个乡,1996年1月撤区并乡,设18个镇18个乡。2015年,设19个镇,17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