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院校风采 > 蓬勃发展的保定市徐水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蓬勃发展的保定市徐水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2017-11-08



    徐水职教中心,披荆斩棘,努力奋斗,固守着不变的执着与追求。乘着国家职教改革的春风,承载着超常发展的光荣梦想,自1983年建校以来,实现了三级跳跃式发展:1993年成为河北省示范性职教中心,2003年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3年成为国家级示范校创建单位,2015年完成了验收,在全省800多所学校中排名第24名,是河北省名牌学校。

    一、精准的办学定位成就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我校制定了“一二四”发展思路:围绕“一个中心”,实施“两项工程”,推进“四项改革”,即以建设国家级示范校为中心,实施“实训基地建设”和“名师建设”两项工程,全面推进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方式和招生就业制度等四项改革。将学校打造成为河北省一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办学规模、办学效益的双跨越,使我校将驶上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快车道,站在全国职业教育的制高点上。

    二、雄厚的基础设施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石

    学校建有15万平米的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投资1000多万元的综合实训楼、400的塑胶跑道,为学校200余名教职工、4000多名学生的教学、实训和户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场地。

    三、合理的专业设置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为让每一个毕业生上岗有能力、转岗有优势、晋升有潜力、发展有本领,学校紧跟社会形势,面向市场,开设了机械加工、计算机应用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会计、汽修、建筑、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现代农艺等8个专业。为加强学校服务当地经济的功能,学校推进送教下乡涉农专业学历教育,将种植、养殖等技术送教上门,将课堂搬进农民的田间地头,至今学校已经培养了近4000余名农民学员。

    专业建设水平不断升级。2014年会计专业、计算机专业被评为河北省省级骨干专业,2015年汽车应用与维修和机械加工专业被评为省级骨干专业。这两年,保定市所有中职学校专业每年有11个专业获评省级骨干专业,徐水职教中心每年均都获得2个名额,比例高达18%,位居保定市领先水平。

    四、成熟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是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保障

    模拟实践的演练、岗位职能的体验都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学校先后引进了10家合作企业进校办厂,与38家校外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创新互惠机制、内部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无缝对接。与企业合作打造了1.2万平米的学生综合实训基地。北京五洲驰翼、徐水庆祥会计事务所等10家企业来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生产车间或工作室。学校的实习实训总面积达到了3万平米,实训工位1890个。学校的专业建设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跨越式发展,并开始为学生实现终身就业、自主创业开辟新途径。

    五、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的工作理念育就学生的职业素养

    现代职场首先需要的是沟通能力、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等多种职业素养。为历练学生的社会应变能力,储备精英素质,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积极探索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新方法,形成了一年一个主题,三年一个系列的德育教育体系。学生日常管理做到经常化、多样化和系列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为载体,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活动,达到重在落实,培养德行的目的;组织学生成立了演讲、朗诵、征文、舞蹈、礼仪、篮球等20多个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密切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六、稳步推进的顶岗实习工作成为学生良好的就业平台

    学校就业实施“双向选择”。本着阳光、体面、高薪的就业目标,每年共组织召开20多场双向选择招聘会,2次大型人才洽谈会,共有包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天安门安检大队、汉王科技、天津三星、保定长城等30多家企业参会,推荐就业率达100%,对口就业率达95%工作岗位技术含量高,能运用并发展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技能。初入职综合待遇在4000元左右,部分学生达到60008000元,并且有三险的最低保证,在京津等地企业就业保证五险一金。

    七、数字化校园建设打造信息化、智慧校园

    数字化校园建成了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的有线网络和覆盖全校园的无线网络,搭建了可靠、安全、先进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开发了10T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1180PPT课件、1359个视频教程、850套试题库、17门网络教学课程、汽车检测G平台系统等8类实验实训软件资源。设有有线网络节点1224个,100个无线AP,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笔记本电脑及手机随时随地上网,满足教学、管理、实训及学生学习的需要。研发手机APP掌上校园,辅助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便家长监督。数字化校园项目为校内外5000多名学生、4000多名家长提供资源和管理服务。

    八、社会培训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与区民政局合作,开展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年均培训200余人;与区组织部合作开展乡村干部培训,年均培训1500余人次;开展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年均培训800人次;开展农村技术下乡服务,年均培训农民4500人次。各项社会培训覆盖全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