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电子电工专业

电子电工专业

2018-10-19

一、专业名称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二、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或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

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牢固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电子电器应用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和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可担家用电器及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组装、调试、检验、维修、技术管理、采购、推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能适应我国电子工业第一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毕业生追踪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到,电子电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初就业一般是电子电器产品的生产、销售、安装调试等岗位;工作1.5~2年后逐步转到自动化生产线和电子电器设备维护维修、售后技术服务等核心岗位:工作4~5年后,学生主要从事安装、维修的管理工作。

各职业岗位的岗位职责、能力要求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职业面向

职业岗位

工作部门

岗位职责

能力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

自动生产线和电子电器设备装配

自动化生产车间和装配车间

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进行操作并对设备的运行实施跟踪监管。

1)技术文件阅读能力

2)设备操作能力

3)设备日常维护能力

4)设备工作状态判断能力

5)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巡视与管理能力

初次就业岗位

自动生产线和电子电器设备装配

自动化生产车间和装配车间

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进行操作并对设备的运行实施跟踪监管。

1)技术文件阅读能力

2)设备操作能力

3)设备日常维护能力

4)设备工作状态判断能力

5)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巡视与管理能力

初次就业岗位

自动生产线和电子电器设备安装调试

设备制造车间、维修车间、设备维修部门、销售部门

根据工作计划设备电气安装图,依据行业标准完成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任务。根据机械装配图完成设备的整机装配及调试。

1)工程图纸分析能力

2)机械装配能力

3)电气装配能力

4)整机精度调试能力

 

自动生产线和电子电器设备维护维修

电子电器设备维修部门、维修车间设备销售部门

根据设备安全运行的技术文件要求完成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1)设备机械部件保养能力

2)设备机械故障分析、处理能力

3)设备电气故障分析、处理能力

4)设备电气部件选型能力

5)设备运行试验能力

核心就业岗位

电子电器产品销售与售后技术服务

电子电器设备销售部门

对客户进行相关介绍,通过沟通进行产品销售。设备销售后,在生产单位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到使用单位进行维修。

1)客户沟通能力与销售合同编制能力

2)根据设备安装的国家标准及兴业标准、根据安装任务制定安装方案能力

3)组织验收及填写验收报告能力

4)生产设备的故障诊断、故障处理及调试能力

电子电器生产车间运行与技术管理

电子电器设备制造车间、现代自动化制造车间、设备维修部门

在生产过程中,制定生产计划,对生产过程进行组织管理。

1)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生产计划能力

2)组织确定生产人员能力

3)依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过程能力

4)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巡视与管理

就业提升岗位

六、人才培养规格

(一)基本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首先观念和法律观念;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4)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5)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协助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能力素质要求

要求基础够用、实用能力强、操作技能宽、设计思维新颖。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电子基础、电工基础、电视机维修、制冷控制原理、液晶彩电原理、电工仪表、电气控制与PLC等基础知识。

(2)具有识别电路图的能力;掌握电子仪器电子仪表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各种电子元器件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能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功能电路;具有阅读电子整机线路的能力;具有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检验与维修的技能;有操作、使用与维护较复杂的电子设备的能力。

(3)具备电子产品开发与制作、电子电器维修、电工控制与检测、冰箱空调的安装与维护。同时还具备对电子产品的设计、装配与日常维护和一般故障的检修能力。

(4)具备从事电子行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即: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

(5)具备进一步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学习能力和从事电子行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能力。即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行为能力。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具备竞争意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即自我控制能力。

 

七、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为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谁相融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进行双证教育,学生必须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取证要求如表2所示。

表2职业资格证明细表

序号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颁发部门

获取要求

1

维修电工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必取

2

普通电工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必取

 

 

 

 

 

 

 

 

八、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含专业通用基本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训和综合实习) 两大类,并开设培养综合能力和拓宽知识面的一些讲座和竞赛。

(二)主干课程介绍

文化基础课程部分

1.德育(140学时)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政治基础知识(7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2.语文(245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普通话和口语演讲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和日常说话演讲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运用语文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常用的领条、收条、写通知和黑板报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数学(245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英语(245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熟练掌握各种电气设备的铭牌标识英文说明,能看懂进口简单电子产品的英文电路图纸;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好专业打下英文基础。

5.体育(14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 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6.物理(210)

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专业课程部分

7.计算机应用基础(14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电路设计和用计算机编程应用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计算机过级工作打下基础。

8.电工基础(105学时)-----核心课程

讲授电工基本知识、线性直流电路、磁场、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路、电容器非正弦周期电路、三相电路和电动机。使学生掌握有关电路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三相和单相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9.电工基本技能与实训(140学时) -----核心课程

通过电工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规范化操作习惯,掌握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基本操作工艺、室内布线与照明电路,会正确使用电工仪表识别、检测常用低压电器,会拆装、保养、维护单相、三相电动机,会安装简单电力拖动电路,并能排除简单故障。

10.电子技术基础(105学时) ----------核心课程

讲授电子器件的结构和主要参数、各类放大器、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源、正弦波振荡器、恒流源、差分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晶闸管及应用;讲授脉冲数字信号的产生、变换、放大等电路、集成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使学生掌握它们的电路结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11.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140学时) -----核心课程

进行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质量检测、有关基础电子电路的安装、制作、检测、调试等技能训练,使学生学会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性和主要参数,掌握基本检测方法,掌握基本电路安装、调试和检测方法。初步具备分析、处理常见故障的能力。

12.洗衣机原理与维修122学时)

讲授洗衣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其检修方法。使学生掌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13.电冰箱、空调器原理与维修(157学时) ------------ 核心课程

讲授电冰箱、空调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微电脑、模糊技术在电冰箱、空调器中的应用及其检修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冰箱、空调器的组成、电路系统、制冷(热)系统和微电脑、模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检修方法。通过实训初步掌握电冰箱、空调器维修的基本技能。

通过对电冰箱、空调器常见故障维修和分体式空调器的安装及相关专用工具设备的使用训练,使学生掌握制冷系统焊接、检漏、抽真空、清洗、灌氟等操作工艺;能排除电冰箱、空调器常见故障(含温控器的检修、电冰箱开背修理和分体式空调器的安装与调试);学会兆欧表、钳形表、真空泵、加液工具阀、检漏仪的正确使用。

14.电视机原理与维修(157学时) ------------ 核心课程

讲授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着重讲解遥控彩色电视机、数码彩电和液晶彩电彩电的结构、电路组成及原理、性能参数、检修方法,了解数码彩电和液晶彩电彩电的电路特点,使学生掌握整机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通过实训,使学生具有测试电视机关键点电压、波形的能力。

进行电视机组装,相关仪器的使用和遥控彩色电视机、数码彩电和液晶彩电彩电维修及按实样绘制部分电原理图等训练。使学生具有电视机组装调试能力和遥控彩色电视机、数码彩电和液晶彩电彩电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掌握扫频仪和双踪示波器、彩条信号发生器、数字频率计的维护保养和正确使用;学会按实样绘制遥控彩色电视机部分电原理图。

16.电气控制与PLC技术(105学时)-----核心课程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掌握以电动机或其他执行电器为控制对象的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基本原理、线路及分析方法。了解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编程指令和程序设计方法,具有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程、调试、监控的能力,能阅读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一般的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程序。

17.电工仪表与测量(54学时)

《电工仪表与测量》是电气维修专业的技术理论课教材。主要讲授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性;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简单校验、维护及保养知识;电量及电参数的正确测量;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为适应现代测量技术发展的需要,《电工仪表与测量》适当增加了数字仪表和电子仪器的内容。《电工仪表与测量》还为常用的电子、电工仪器仪表设置了七个实验,以便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些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进程安排表(见表3和表4)

表3 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建议(供参考)

内 容

第 一 学 年

第 二 学 年

第 三 学 年

合 计

1

2

3

4

 

入学教育军训

1

 

 

 

1

课堂教学

14

9

9

6

38

实训教学

3

8

7

8

26

综合实习

 

 

2

2

4

顶岗实习

 

 

 

 

 

机 动

 

 

 

1

1

合 计

18

17

18

17

80

注:按周分配

 

 

 

表4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类别

主干课程名称

学分

计划内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学时数

学时

理论

授课

实践

1

2

3

4

5

18

17

18

17

18

文化基础课程

1

8

140

140

 

36

34

36

34

2

7

245

245

 

72

68

54

51

3

6

245

245

 

72

68

54

51

4

6

245

245

 

72

68

54

51

5

体育与健康

8

140

140

 

36

34

36

34

 

 

 

 

 

 

 

 

 

 

专业课程

6

物理

4

210

105

105

54

51

54

51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8

140

60

80

36

34

36

34

8

电工基本技能与实训

10

140

 

140

72

68

 

 

9

电工基础

10

105

105

54

51

 

 

10

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

10

140

 

140

72

68

 

 

11

电子基础

10

105

105

54

51

 

 

12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12

105

35

70

 

 

54

51

 

13

电工仪表与测量

5

54

27

27

 

 

54

 

岗位课程

14

洗衣机原理与维修

10

122

45

77

 

 

54

68

15

电冰箱与空调器维修原理与实

12

157

50

107

 

 

72

85

16

电视机原理、实训

12

157

50

107

 

 

72

85

总学分:150学分

总课时:2450课时

文化课:1015/2450=41%

专业课:1435/2450=59%

九、专业定位分析

(一)职业分析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在企业中应用主要四个方面:一是电子设备的生产、二是电子设备的销售、三是安装、调试电子电器设备,四是电子电器设备的维护与维修。不同企业对技能要求的类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规格也有不同的要求。

(二)目标定位

根据中职电子电器专业自身的特性和市场的要求,其人才培养规格应作如下定位:

中职电子电器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定位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在构建人才培养规格时,中职学校必须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定位为前提。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中、初级技能人才。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领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先行者和主导力量.在其运行、发展中需要一批由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构成的产业大军。中职电子电器专业的任务主要是培养面向电子产品制造一线的装配、调试、维修、检验、营销及操作的中、初级技能型人才和管理人员。其内涵为:
  一是培养中、初级技能人才,而不是高级或高级以上专业人才,这是最基本的层次定位;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理论型人才,更不是研究型人才,这是人才使用方向的定位。
  专业服务区域定位中等职业学校一般由地方或行业主办。主要面向地区经济和行业需要,服务区域比较明确。因此,对中职电子电器专业而言,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向,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当然,学校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也会得到更快地发展与提高。

(三)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电子电器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满足我国电子行业职业岗位群的现实需要和发展需要,培养学生适应岗位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应当能够直接奔赴生产第一线,担任电子电器设备的装配、调试、检修、营销和操作等工作。
  因此.中职电子电器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应定位在“技能型”人才类别上。这既不同于普通高等工科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也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十、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了突出专业技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归纳如下:

1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采取“1(基础理论知识)+1(职业技术教育与实训)+1(顶岗实习或对口高考)的培养模式;一、二、三、四学期在校内或实习基地完成基本的教学活动,五、六学期分流成就业顶岗实习活动或对口高考培训,分别配以必要的实践教学或高考理论教学。

2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本着服务当地经济出发点,和安徽景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实工学接合校企合作,聘请电子行业工程师和专业人员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电子专业的建设规划、课程的开设、教学方法、实习模式的研讨,并与专业教师一起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充分利用技术力量和实验设备,积极为本校教师及周边群众提供维修服务和专业技术方面的指导,成立电子电器维修专业技能实践辅导团队,利用社团活动、技能辅导等业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电器设备的设计、制作与安装并给学生宿舍设计手机节能充电电路,研制开发科技专利。

4.成立四个兴趣小组,即:声像电器组、清洁电器组、制冷空调组、厨房电器组。积极开拓市场,创办家用电器维修服务站,由专业指导老师带领本小组学生进行家用电器义务维修活动。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职场化训练,保障学生真正学到技能,并能够快速上岗。让学生树立勤于实践、提高自我,真诚微笑、服务他人的行业意识。

5探索实践 “订单式”岗位职业特色教学模式,实行 “学分制”改革。电子专业按照专业对口和保证专业培养规格的基本原则,学校和安徽景智(合肥)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签定了人才培养协议,预计订单式培养的学生达80%,和兰州资源环境职业学院签订了2+2+1中高职一体化贯通班,以保障学生的升学和就业。

十一、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开发

专业以教学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首先在课时上有保障,实践性教学课时达专业课总课时的60%以上,然后在教学中摸索新的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索和实践 模块式教学模式,教学中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创新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

1.合理设置模块,科学安排课程

电子专业课程多,学科间联系紧密,界限并不明显,划分时容易出现断层或重叠现象。应该充分根据实际,按照模块式教学宽基础,厚模块,重技能的要求,把握好侧重点,然后再细分,这样就会做到散而不乱。根据大纲要求和专业实际,将专业知识根据内容属性来分类,可分为基础模块、实训模块、选用模块三大类;根据训练项目拟分为:专业基础包括(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工技能与训练基础、电技能与训练基础)、制冷设备、洗衣机及电视、电力 拖动与PLC等五大主体模块;

 

 

附:各学期模块设置及课程安排表

学期

基础模块

实训模块

选学模块

说明

1

电工基础

电子基础

电子基本技能

电工基本技能

变压器制作维修

先开电工技能

 

物理

同步实验

 

2

电工基础

电子基础

电子基本技能

电工基本技能

电子设备装接

 

3

制冷设备原理

制冷设备实训

汽车空调

中央空调原理与维修

 

洗衣机原理与维修

洗衣机维修

 

电工仪表

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

 

电力拖动与PLC

电力拖动

彩显原理与维修

4

制冷设备原理

制冷设备实训

 

加大彩电课时

电视原理与维修

电视维修

 

电力拖动与PLC

PLC

 

说明:第四学期上完后就业班文化课比重减轻,顶岗实习,高考班文化课加重。

2. 探索各种课型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电子电器专业的主要课型有:基础理论课,实验验证课,阶段实习课,视频教学课,操作演示课等,现场观摩课等,各种不同的课型应采用不同的教法,值得去钻研和探讨。

3. 广泛开展第二课堂,以举行讲座、社团活动、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生活。

4. 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培养电子电器精英,创立学校品牌

5.课程建设措施:

(1)讨论课程群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包括基础知识与技能;

(2)课程落实到人,通过进修、旁听等措施提高备课质量,提前准备

(3) 集体讨论各课的教学大纲;

(4)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讨论;

(5)选定教材;

(6)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7)定期召开教学总结与交流会。

6. 教材建设规划

教材是实施课程教学和贯彻教学大纲的基础,使每门课程拥有比较完备的系列精品教材,优先选用教育部、省教育厅推荐或获省级以上教材奖的教材,建设目标是:教材选用国家级正规出版社三年内出版的中职类教材,实验教材可采用本专业教师自编的教材或国家级正规出版社三年内出版的中职类教材。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制度,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育部推荐的优秀中职教材,且近三年出版的教材比例≥80%。学校积极扶持教师编写具有特色的教材鼓励建设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立体化教材。

十二、实施保障

(一)  校企合作平台

1.我校电子电器专业与企业多年的合作中,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合作企业的数量不是重要的,关键是质量,合作企业与学校应是优势互补,双方共赢,在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开发、人才培养、师资培训、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咨询服务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能够共同谋求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安徽景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同时通过校企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企业行业人才资源、发挥企业行业技术经济人员在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指导作用,与企业共同建设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较高标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校企合作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做到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负责师资培训、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二)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室:

现有实验实习设备:电子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考核室;电气焊实训室PCL实训室及电器模综合考评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共建单位

实训内容

玉门华泰电器城

完成与专业相关实训

玉门市万全电脑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与专业相关实训

安徽景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与专业相关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