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学校模式、 企业模式、合作模式。学校模式是以学校为办学主体。优点:①学校模式的中等职业教育,具有正规性和系统性 ;②学校模式具有规模效益性;③学校模式具有育人的全面性。 局限 :①中专职业学校的教育大多数脱胎于普通教育中的学科教育,并习惯于传统应试教育,重理论学习、轻技能的培养现象十分严重。②学校与实际部门联系薄弱。
企业模式是企业为主的员工职业培训模式。优点:①职业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②具有动作灵活见效快的特点;③可以边干边学,成本效益好;④具有专业性、连续性,有的甚至还有保密性。局限性 :①缺乏理论教学的系统性;②职业技术传授的单一性; ③企业模式不能完全保证企业所需求的人才规模数量、种类和质量。合作模式是指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这是目前职业教育最具前景的培养模式。具体形态是①以学校教育为主,企业培训为辅的合作模式; ②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育为辅的合作模式。优点 :①吸取了学校模式和企业模式的优点,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有利于互通有无,有利于职教资源的充分利用。②有利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有利于人才培养与需求紧密结合。局限性 :①合作模式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内容与管理一系列的变革,因此,它必然受到政府、法制、学校、企业、体制、经费等因素的制约。 ②中等职业教育中的知识性与实用性、能力性与专业性、针对性与系统性的相互关系,在合作模式中仍未真正解决好.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作为一所地方职业学校,必须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为前提,紧紧掌握本地区社会发展的环境和政策,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调整学校发展策略,努力培养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发展要求,学校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从社会需要,科技文化发展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观念,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潜力与特色优势,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致力培养面向一线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2+1”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合作企业针对企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签订合作协议,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的方面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两种不同环境及其教育资源,有计划地采用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人才培养方法,迎合了市场需求,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厦门、漳州,龙海等知名企业进行的校企合作,让学生在校期间边学习理论边实践,适应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逐步实现“无缝”对接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用工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也逐步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很好的利用企业先进的实验设备,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为学校节约资金,解决学校场地和设备不足的问题,通过这几年校企合作的实践,我校用校企合作理念指导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让学校学生、企业在这个模式中受益,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